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平安顺利!社会各界联手护航,广西44万余名考生结束高考首日考试

阅读数:66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农诗祺(见习) 记者:蒋晓梅
高考加油!

6月7日,广西283个高考考点,迎来44 万余名怀揣着梦想的考生。截至当天下午5时,语文、数学两门科目考试顺利结束,没有考生因疫情、自然灾害影响参加考试,做到了“应考尽考”。

全力保障

社会各界联手护航高考

6月7日,考生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入考场,从容应考。考场外,家长和老师纷纷送上祝福和鼓励,“别紧张,加油!”“放平心态,仔细答题”。

这天,靠托着美好寓意的“高考红”随处可见,红色口罩,身穿红衣的考生、家长、老师,大家都希望高考首日能“开门红”。

▲6月7日,南宁市第三十四中学为考生举办了送考仪式。 校方供图

高考首日,在南宁市第四中学民主校区考点门口,共青团南宁市委设置了爱心助考棚,为考生准备了雨伞、文具袋、矿泉水、各种应急药品。南宁市公安局新城派出所,出动了一辆武装沖锋车,并派出4名警力,负责该考点的治安安全。交警支队二大队几名交警,也在该考点执勤。

为确保考试平安顺利,广西教育、卫健、疾控、公安、气象、电力、工信等多部门紧密配合,积极开展“2022 高考护航行动”,全力保障高考平安顺利。

严防作弊

执行考生入场“两次安检”

今年,广西严格接照教育部要求,严防手机作弊行为,切实维护高考公平公正。考试期间,各地各校严把考点、考场的人口关、监考关,严格执行考生入场“两次安检”措施。

南宁市在进考点时,新增了一道安检,采取人、物分开检查的模式,包括“仪器检测+开包检查”。考生的通讯工具,例如手机、手表、手环、耳机等,在进入考点时就被禁止带入。为此,今年各校带队送考的老师承担起了帮学生保管手机的任务,考生进考点前,纷纷把手机装到带队老师袋子里。在南宁市第四中学民主校区考点,安检点旁边还设置了寄存点,每个考场一个储物格,方便考生储存不允许带进考点的物品。

今年,广西共有60 多个固定站投入监测,安排了50 多辆监测车进行高考保障工作,设备监测和压制的能力有所提高。在南宁市第四中学民主校区考点,工作人员正在无线电监测车旁,通过设备密切监视,搜寻周围是否有可疑的无线电信号。除了5G 信号,在特别容易利用无线电进行作弊的频段,广西也采取了技术的手段进行压制和处理。

疫情防控

采取多项措施确保考点安全

今年的高考,既是学业大考,也是防疫大考,为做好疫情防控,广西各考点也做足了准备。

今年,全区考生和考务人员已提前14天进行了使康监测,并进行考前两次核酸检测,所有考点均接要求设置了备用隔离考场和隔离设施。每一个考点都配备了卫健部门派驻的防疫副主考,专职负责涉疫常规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

此外,广西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多项防疫措施,确保不因疫情影响高考,不因高考引发疫情传播。崇左市结合边境地区疫情防控,设置充足的备用隔离考场,并耐心细致地做好考前滞留考生劝返工作。贺州市为社会考生单独编排考场,设置专用通道,确保高考防疫安全。防城港市结合东兴市突发疫情防控形势,对东兴市校内考生实行校园闭环管理,将校外考生、社会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集中在酒店实行闭环管理,并安排专人联系、专车接运,确保考生应考尽考,不漏一人。

暖心服务

114名残疾考生获合理便利

今年广西继续做好服务考生各项工作,营造“爱心高考”的浓厚氛围。

广西共为 114 名残疾考生提供了合理便利服务,切实保障残障考生合法权益。其中,南宁市为 22名残疾考生,提供了延长考试时间、佩戴助听器进人考场、使用大字号试卷、携带光学放大镜等合理化便利。

玉林市密切关注雨情汛情,提前组织各考点在校门口搭建了帐篷通道供考生避雨,并租用 361 辆车况良好的公共汽车,接送 14652名考生到各考点赴考。

钦州市每天主动为外宿考生推送气象信息,确保考生及时获取气象资讯。防城港市开展“爱心送考”行动,并为考生免费提供雨具和餐食。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