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为提高老年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在南宁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开展老年消费教育大讲堂活动,消费维权专家和反诈专家向近百名老年人传授防范诈骗、理性消费等知识。
▲广西消委会负责人向老年人讲解保健品知识。
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唐楚尧说,部分不法商家通过免费体验、免费旅游、免费赠送物品等方式,组织所谓的“健康讲座”,对老年人进行洗脑式宣传,将普通食品、保健品等包装成无所不治的“灵丹妙药”,高价销售给老年消费者。还有部分违法犯罪分子通过网络和电话实施金融诈骗,骗取老年消费者的养老钱和救命钱。
“保健食品是食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特食处有关负责人说,在选购保健品时,要认清、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图片和注册号/备案号,根据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等信息科学选择,并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切忌盲目购买和使用。
▲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教老年人辨别白酒真伪。
专家提醒,“包打天下、包治百病”的产品不存在,消费者如果发现有商家利用包括会议、讲座、健康咨询在内的任何方式对保健食品、医疗器械进行虚假宣传,或对所购买的产品质量安全存有疑问的,可拨打12315投诉举报。
▲广西质检院工作人员为老年人检测珠宝。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