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我区高考考生规模达61万人,其中,报名参加高考统考人数突破44万人。全区共设90个考区,283个考点,18580个考场。目前,我区今年高考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就绪。
今年参加统考人数突破44万人
今年我区报名参加高考统考人数突破44万人,比去年增加4万人,统考人数连续7年再创历史新高。全区共设90个考区,283个考点,105个备用考点,18580个考场,980个备用隔离考场;组织考试工作人员4.1万余人。
▲一名高三学子正在抓紧时间复习。本文图片均为南国早报记者 游拥军摄
5月23日至29日,自治区招生考试院会同自治区公安厅、保密局、卫健委、工信厅开展了考前准备工作综合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责令整改,目前所有排查问题均已整改到位。
我区通过大数据筛查等多种方式对所有考生逐一摸排,对5442名区内外滞留考生开展排查和劝返工作,提醒、督促滞留考生务必在考前14天返回考点所在地。目前,滞留考生劝返工作已顺利完成。
全区考生完成“三天两检”
今年,我区高度重视高考组考防疫工作,严格落实每个考点增设一名由当地卫健部门派出的副主考,专职负责涉疫常规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
根据防疫要求,今年我区考生(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员)从备考期间至考试结束,都要做好每日体温测量和健康监测,并按要求完成“三天两检”。进入考点时,考生及相关考务人员还需提交《个人健康情况筛查表》和核酸阴性证明等。
▲一名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在做核酸采样。
6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南宁沛鸿民族中学教育集团江南校区时,该校631名高考生即将完成核酸检测。现场分成6条检测通道,考生进行信息录入后来到采样台。检测工作井然有序。
该校教务处副主任韦蕾蕾介绍,按照防疫要求,该校区联系了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到学校进行核酸采样。除了高三学生,负责考务、后勤、安保等工作的150多名教职工,也要进行核酸采样。预计2小时完成的学生核酸采样工作,不到1个小时便完成了。据悉,6月6日早上,该考点所有考生和教职工还需进行第二次核酸采样。
每科考试前对考场进行清洁消毒
作为今年新增的高考考点,南宁沛鸿民族中学教育集团江南校区共设有33个考场,包括30个正式考场、3个隔离考场。除了本校理科考生,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和南宁市英华学校部分考生,也在这里参加高考。
▲高三班级教室外的小白板和绿植。
据介绍,该考点从6月1日起,每天都会播放英语听力设备进行试音,确保6月8日英语听力考试播音正常。同时,考点也做好了突发停电的应急预案。趁端午假期,考点已经对教室里的风扇进行了清洗和检修,确保风扇能正常运转,并且不发出噪声干扰考生答题。此外,考点也已经对考场里的挂钟进行时间校准,最近一周还对铃声设备进行每日常规检查。
此外,该考点已经跟交警大队协调,把考点两边的道路清空,供外校考生停放车辆。同时,交警也会在考点外对车辆进行引导,尤其在英语听力考试期间,整个新屯路都会处于封闭状态,校内考场周围也禁止车辆通行,确保外围环境的安静。
▲老师们在给学生们用毛线勾各种礼物。
按照防疫要求,各考点在防疫专职副主考的指导下,还将每日开展考点校园环境卫生全面清洁。封闭考场前,各考点将进行一次彻底的预防性消杀。每个科目考试前,指定专人对考点、考试场所、通道、区域、桌椅等进行清洁消毒,明确张贴完成标识,并在消杀后进行通风。
考生进考点要过两道“安检门”
今年,我区严厉打击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行为。考生进入考场,需要经过两道安检程序。第一次安检,是在进入考点的时候,采取人、物分开检查的模式,包括“仪器检测+开包检查”,考生的通讯工具,例如手机、手表、手环等,会在进入考点时被阻隔在外。第二次安检,是在考生进考场的时候,由监考员使用金属探测仪对考生进行全方位检查。同时,考场会开启5G信号屏蔽仪,全面屏蔽信号,保证高考信息不外泄,确保高考公平、公正。
▲教学楼的走廊上,挂满了各种祝福语。
如果考生出现体温异常,各考点防疫小组将对考生情况进行综合研判,考点还给特殊考生安排了医疗室、防疫专用通道以及相关备用隔离考场,供健康状况监测情况异常的考生参加考试,确保考生“应考尽考”。
今年,我区还集中开展了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打击替考作弊、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清理整顿涉考培训机构和助考中介等5项考试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重点开展整治手机作弊专项行动。
记者从自治区招生考试院获悉,我区各地已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详细且具有操作性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开展多种场景应急演练,确保突发事件处理及时妥当。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