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不少家长带孩子外出过节,各类儿童商品和服务进入消费高峰。6月1日,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消费提示,从如何挑选合格玩具、童装、食品、厨具、避免预付式消费陷阱等方面,对家长进行提示。
选购儿童玩具
认准3C标志
给孩子买玩具时,家长们总容易“头脑发热”,只要孩子喜欢,其他一概不考虑。广西消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儿童玩具,选购前应仔细查看外包装是否标注厂家名称、生产地址、联系电话、主要材质或成分、使用年龄段、安全警示语,以及是否有产品合格证等信息,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玩具。
▲6月1日,一名家长带孩子在超市购买玩具。
对于童车、电玩具、弹射玩具等必须经过3C强制性安全认证的玩具产品,消费者要特别关注包装上是否有“CCC”认证标志。
同时,家长们还要注意查看玩具外观及质量状况。制作工艺粗糙、颜色过于鲜艳、外形棱角锋利的儿童玩具对孩子可能造成伤害,应避免购买。
此外,“假水”类玩具要谨慎选购,因其外包装与饮料等食品相似度极高,儿童易误饮误食。
选购舒适童装
呵护稚嫩肌肤
“六一”儿童节,许多家长喜欢给孩子添置新衣服。选购时,应注意查看服装标识上是否标注制造商名称和地址、纤维成分和含量、产品等级、安全技术类别、执行的产品标准等信息。婴幼儿纺织产品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
家长们可尽量为孩子挑选面料柔软、透气、吸湿性好的纯棉面料。选购时可闻一闻,如有霉味、汽油味等刺激性异味,应拒绝购买。在色泽上,应尽量选择浅色、无印花或少印花的纺织品以防止印染过程中有害物质残留。
选购儿童食品
查看许可、配方
目前我国尚无儿童食品相关标准及规定,主要泛指适合儿童食用的产品。
在购买时,家长要选择正规厂家,不要购买流动摊贩的“三无”食品,要查看有无食品生产许可证号、配料表、保质期等内容;还要注意产品包装是否完整、密封。
▲6月1日,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餐厅用餐。
购买婴幼儿配方乳粉时,要注意查看产品配方注册号、配料表、营养成分表、适宜人群、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
选购“儿童厨具”
注意安全性能
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自今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小学生要学做饭,带火了儿童厨具,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所谓“儿童厨具”标准。
购买时主要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注意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灶具标准、是否适用高温,也需查看成分、合格证售后服务等内容。此外,在孩子使用厨具时,家长要在旁边看管,确保孩子安全使用。
理性充值消费
避免消费陷阱
游乐场是孩子们的专属乐园,“六一”期间部分游乐场所会以充值优惠、充值送礼、积分换购等噱头吸引各位家长充值。
▲6月1日,家长带孩子在动漫城玩耍。
建议消费者选择预付费游乐项目时,应详细了解服务内容、收费明细、用卡规则、如遇特殊原因能否退费以及退费金额计算方式等,尽量选择充值金额低、使用周期短的预付式项目。
充值时需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