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一3岁孩子掉入下水道中被冲走,至今下落不明,该事件再次引发了大家对“脚下安全”的关注。2013年,南宁一名女子也坠入下水道。时隔近10年,南宁做了哪些防范措施?
5月20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访了解到,南宁6万多个排水井都采用了多重技术防范。同时,南宁出台了《南宁市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对排水井等运营单位进行严管。
▲维护人员在青山路检查排水井防坠网。
排水井采用多重防护
20日,在南宁排水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排”)相关负责人的帮助下,记者走访了南宁市青山路一带的排水井。
记者在沿途看到,南宁的排水井与西安发生事故的井不同,大多数是圆形的。南排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南宁市有6万多个排水井,包括了雨水井和污水井都是圆形的,也都采用了新技术防坠。
“2013年的意外发生后,南宁市十分重视市民脚下的安全。”南排相关负责人说,南宁的井盖这些年已经换成了特殊材质加工而成的盖子,厚重而结实,需要专业的工具和专业的手法才能撬动。在现场,工作人员握着一根约50厘米长的带勾工具,从井盖上一个圆扎入手,才能翻开井盖,这个牢固的井盖也是第一重防护。
▲井盖需要专业的工具和专业的手法才能撬动。
翻开井盖后,藏在井盖下面的橙色警示牌便自动弹出,从敞开的井口冒出来,很是显眼,尤其是白天,很容易发现这个装置,在井盖移开的情况下,它就是第二重防护。
▲一名工人跳入井中,站在防护网上。
如果下雨积水、天色暗或者市民只顾着看手机,没有注意到这个警示装置的情况下,一不小心踏进了排水井,也有第三重防护措施:井下约20-30厘米处,安装了防坠网。
为了体现其安全性,一名工人跳入井中,站在防护网上,井口大约在他的膝盖处,就算失足,他也能第一时间自救。
▲南宁已经普遍安装了防坠网。
像这样的防护网是不是个例呢?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宁已经普遍安装了防坠网,而且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排查,还要定期更新。
南宁将“窨井”纳入严管范围
近年来,一些地方仍存在窨井盖权属不明、维修养护不到位等问题,人员坠井伤亡事故时有发生。2021年,国家多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窨井盖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各类窨井盖普查工作,摸清底数,健全管理档案,完成窨井盖治理专项行动,窨井盖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
20日,记者从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南宁市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提出,在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单位应制定年度养护计划,如果违反规定,比如井盖、雨水篦子丢失,井盖、井座损坏、下陷等事件时未采取围蔽或者其他警示措施,或者未在二小时内实施疏通、维修、更换设施和清洁地面等措施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