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冒充“公检法”诈骗升级,南宁一女子被骗11万元丨反诈课堂(第二十五期)

阅读数:0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App·反诈课堂 编辑:刘颖 记者:卢荻
骗术升级,骗子诱导受害人到平台网贷提现。

近日,南宁一市民遭遇升级版的“冒充公检法类”诈骗,被骗子诱导到多个平台网贷后提现,共骗走11万元。据南宁市反诈中心统计,5月7日至5月13日,南宁市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中,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数排第二名,占11%。

▲5月7日至5月13日,南宁市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中,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数排第二名。

典型案例

5月11日下午5时许,南宁女子阿芳(化名)接到00187744718272来电,对方自称是某市公安局的杜警官,告知阿芳涉嫌洗黑钱,如果不配合调查将要坐牢2年。阿芳非常害怕,马上表示愿意配合调查。之后,骗子让阿芳加他的QQ和微信号好友,通过网络语音进行联系。阿芳按照骗子指示下载安装安全保护、双付天下、云闪付等App,在对方诱导下到多个平台网贷提现共11万元,并转入对方指定的账户里,对方声称是为了“资金核查”。之后,骗子将阿芳拉黑,她才发现被骗。

据民警介绍,原来老套的冒充公检法类诈骗一般是骗子要求受害者将自己名下银行卡里的钱转到指定的“安全账户”。现在骗术升级,骗子诱导受害人到平台网贷提现。在这一过程中,受害者很难意识到被骗。

起底骗术

首先,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市民个人身份等信息,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甚至反诈中心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给市民打电话;之后,骗子编造市民涉嫌银行卡洗黑钱、拐卖儿童犯罪等理由,同步发送伪造的公检法官网通缉令、财产冻结书等,对市民进行威逼、恐吓。最后,骗子以帮助市民洗脱罪名为由,要求市民到网贷平台网贷提现,转账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防范提醒

南宁反诈中心民警提醒,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进行办案,如有以上行为,一定是诈骗。公检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不会在电话中询问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等个人相关信息,也不会要求市民网贷提现,更不会要求转账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