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一天,交通运输部今天发布“五一”全国公路网运行研判报告。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公路网运行将呈现出流量明显下降、拥堵有所增多、货车占比提高等特点。
交通运输部预计“五一”期间,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约为2700万辆,同比2021年“五一”假期日均降低49%。
因疫情防控的需要,部分地区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外广场、普通公路省界、市界等位置设置了1.2万余个疫情防控检查站点,由于节日期间公众出行时间较为集中,在防疫检查点附近路段和车流集中路段,将会出现短时间拥堵或车多缓行现象,但不会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交通拥堵。
随着物流保通保畅工作要求的逐步落实,近日货车流量保持上升趋势,预计假日期间,货车日均流量500万辆,日均货车占比约18%,同比2021年提高约8个百分点。
“五一”假期出行呈现“潮汐”特征
研判报告显示,“五一”假期期间,出行呈现出一定的“潮汐”特征,不同区域间交通流量差异性较大。
交通运输部预计假期以近郊踏青为主,呈现出以区域中心城市为圆心的潮汐性特征,出城和返程在时间、流向分布上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呈现一定程度的“潮汐”现象。
从4月29日14时之后车辆拥堵情况明显高于日常。4月30日为出行高峰日,尤其是9时至12时。返程时间较为分散,5月3日返程相对集中,15时至19时为返程高峰。
假日期间,预计京津冀区域高速公路日均流量约420万辆。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周边高速公路呈“上午出城、下午进城”态势。
长三角区域预计假期出行量将显著减少。预计成渝区域高速公路日均流量约为380万辆。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已基本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但假期期间大湾区出行量比往年将减少,高速公路日均流量约560万辆。
“五一”假期多措施保障道路水路运输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多措施保障“五一”假期的道路水路运输。
通知要求,从严做好外防输入。严格执行公路水运口岸“客停货通”总要求,按照有关指南落实国际道路货运驾驶员、装卸工等一线人员闭环管理、定期核酸检测和非接触式作业等措施;要严格落实水运口岸高风险岗位人员集中居住、封闭管理、定期核酸检测、规范个人防护等要求;边境口岸所在地交通运输部门要督促客运经营者严格落实外籍人员乘车实名制管理要求。
此外,交通运输部还要求保障服务区正常运行。结合本地疫情防控形势,优化运力调配,尤其是客运枢纽、火车站、机场、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运力投放和应急调度,避免客流聚集和乘客长时间等待。同时通过加密农村客运班线服务频次、灵活设置停靠站点、开展预约响应服务、提供包车服务等方式,保障当地群众出行需求。
水路方面,不得擅自关停港口码头,因出现确诊等情况确需关停的,应报经省级联防联控机制批准后方可实施;推动属地在主要港口及周边为进出港口的集疏运集卡司机、船员提供足够的核酸检测点,不得限制持“两证两码”正常的集卡通行;对运输医疗防控物资以及粮食、能源、化肥等重要生产生活物资的船舶,实施优先引航、优先过闸、优先靠离泊措施;同时严禁擅自阻断或关闭航道、船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