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这款猫粮疑似致死百余只猫,涉事企业:下架!退款!

阅读数:0 发布时间: 来源:综合潇湘晨报、信源发育宝微博等 编辑:邱晨(见习)
详情请看>>>

4月13日,#近百只猫咪疑似因食用某品牌猫粮后死亡#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位,涉事品牌为信元发育宝,多位宠物饲养人发现自家的猫咪食用信元发育宝的“饕餮系列”猫粮之后,出现中毒症状。有数据显示,这一款猫粮已有269只猫咪在食用这款猫粮后出现不良反应。

▲微博截图。

忽然去世的猫咪们

北京的徐女士是受害猫主人之一,她讲述了自家宠物猫食用发育宝猫粮后从发病到死亡的过程:2月11日,徐女士在淘宝信元旗舰店购买了信元发育宝“饕餮”系列1月8日生产批次的猫粮。到了3月25日徐女士的宠物猫出现食欲不振、精神不好的情况,随后多次就医。3月28日宠物医院的检查结果显示,小猫肝脏受损严重。4月6日宠物猫出现小便失禁、呼吸困难的情况。4月7日,宠物猫在就医路上不幸“离世”。

之后徐女士在网络上发现,有许多购买同品牌、同批次猫粮的消费者也有相同遭遇。有猫友对比检测结果时发现,猫咪的指标都挺相似都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糖等指标过高。据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犬猫肝病诊断指标肝脏受损或有肝病时,会明显升高,近期,这些猫友们都喂食过信元发育宝的猫粮,目前已涉及到180只小猫,有70多只小猫离世。

而据其他媒体报道,发育宝的问题猫粮已涉及269只猫咪。有消费者称:“(宠物)发病很迅猛,两三天就没了。”

致命原因是“毒猫粮”?

3月17日,李女士的另一只猫咪海旭也出现相似症状,突然间变得萎靡,李女士送去医院检查,发病原因与海莉一样,肝功能严重受损。

医生的一句话引起了李女士的注意,医生告诉她,近段时间以来,医院里已经收治了几例相似症状的猫咪,都是平时看起来毫无异常,忽然发病,四肢瘫软无力,经检测都是肝功能受损,并且,几例病例与海莉一样,都在发病前一段时间里食用信元发育宝的猫粮。

从4月初,就有不少猫友联合起来与信元发育宝客服联系,反映当前情况。记者了解到,4月2日就有消费者代表与他们沟通,希望他们能尽快停售相关产品并发布预警,让其他猫友及时了解到情况并停喂。但是直到4月10日,信元发育宝才发布致歉声明。

猫友质疑企业回应

信元发育宝4月10日通过官方微博致歉称:已通知相关客户下架并暂停饕餮成猫粮销售;将厂内取样及部分客户回样送至第三方检测机构再次检测;无条件退款或更换其他产品。

此后,信元发育宝在4月11日及4月12日相继发布《信元与宠物主治医师、宠物主关于诊疗方案的沟通》及《信元与宠物主治医师、宠物主关于诊疗方案1.2的沟通》,称会承担起责任并积极协助治疗,对消费者的相关诊疗给予全力支持,盼望猫咪都能尽快恢复健康。

4月13日中午发布的《关于“饕餮成猫粮”事件第一阶段处理方案沟通函》中,信元发育宝表示,目前依旧未找到相关原因,从目前收集的大量案例讨论后,对于发病机制、造成原因都仍未明,不过会继续努力,透过宠物医学与食品科学来找出真正成因,而救治猫是目前第一要务。信元发育宝称成立紧急救治应急基金,已于4月12日与大型诊疗机构建立起联系,目前在此收治的案例,将由猫科专家组评估治疗方案后,紧急救治应急基金承接后续治疗费用。

对于信元发育宝的回应,不少猫友提出质疑。“根据我们目前所收集到的信息,涉及的猫粮不止饕餮系列,但目前官方的公开信息均未提及。”李女士说道。对此,记者致电信元发育宝在4月10日声明中留下的三个电话,但都未能拨通。此外,目前涉事猫粮的退款渠道也并不畅通。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在4月11日看到客服在4月9日给她发的信息,表示饕餮肉宴系列2022年1月8日批次可以退款,其他批次暂未接到通知。“他们的这个通知非常敷衍,大家不会天天打开淘宝,很多消费者估计都没看到,并且其他批次还不能退款。”

“我们要的不是退款,不是几百块的猫粮钱,这都是一条条生命啊,他们要怎么赔!当时猫出事时,我就说不管花多少钱一定要把猫救回来,我这么多天都没有办法睡好,一想到海莉去世我就难过。”李女士说道,为了给猫治病,已经花了2万多了。

刘女士除了蓝莓外也还有两只猫,两只猫也都确诊了肝功能受损。“医生说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寿命了,未来还可能要终身食用专门处方粮并长期喂药,品牌要怎么赔偿?”

▲养宠网友纷纷表示“揪心”。

爱企查显示,涉事品牌关联公司为上海信元动物药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9月,法定代表人施军辉,注册资本约2276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兽药生产;饲料生产;饲料添加剂生产等,疑似实际控制人为卓冠有限公司(BEST APES LIMITED)。该公司成立有9家全资子公司,目前存续状态的有8家,其中,其全资子公司上海信元宠物食品有限公司曾因未按照相关规定对采购的葡萄糖胺盐酸盐、木瓜蛋白酶和L-谷氨酸查验许可证明文件编号进行查验,被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罚款1.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