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一上午接待33万余人次,今年清明现场祭扫人数降7成,低碳文明渐成风

阅读数:39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陈程 李思叡 记者:赵劲松/文 何定坚/图
市民错峰祭扫、安全文明祭扫意识明显增强。

4月5日清明节,全区公墓、殡仪馆迎来了近期最高的一波祭扫高峰。自治区民政厅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天下午2时,全区68个祭扫观测点(其中11个暂停现场祭扫)共接待祭扫群众33万余人次。今年清明节期间,现场祭扫人数比去年减少约七成。

▲4月5日上午,青龙岗长安墓园不断迎来扫墓市民上山拜祭。

5日下午3时许,在广西烈士陵园南宁佛子岭公墓入口处,前来祭扫的车辆鱼贯而入,园区内的几个停车场也停满了车。市民拿着祭品、鲜花,分散在园内各区域进行祭扫。

▲4月5日上午,青龙岗长安墓园,园区挤满扫墓市民车辆。

“上午时段人太多,下午再来没那么拥挤,错峰祭扫人不多,还省时间。”市民罗先生说。

南宁佛子岭公墓有关负责人说,今年清明期间,整个墓园无人放鞭炮,烧纸钱的情形也有所减少,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了低碳环保的祭祀方式。

▲一束鲜花寄哀思,祭奠的是情谊,不忘的是记忆。

同时,许多家长选择带孩子来祭扫,教育孩子继承先辈良好的家风家训;还有一些“老弱病残孕”顶着烈日前来扫墓,“有位老人坐着轮椅来,行走时需要扶着墙慢慢挪动,这种情况还是不建议来”。

由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有的市民不能到墓园祭扫,难免会感到遗憾。为满足群众祭祀先祖的需求,有关部门大力倡导网络祭扫。不少墓园、殡仪馆等殡葬服务机构,开通了网上免费祭扫渠道。

进入网上纪念空间,轻触屏幕,拖动页面上的祭祀用品,就能实现敬香、献花等功能。祭祀者还能填写留言,向先人寄托哀思。今年清明节期间,有7.8万人次在全区网络祭祀平台进行祭扫,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被越来越多群众接受。

自治区民政厅统计数据显示,4月5日,全区68个祭扫观测点(其中11个暂停现场祭扫)共接待祭扫群众33万余人次,疏导机动车辆6.3万辆次。

今年清明节假期3天,全区各观测点共接待祭扫群众61万人次,与2021年清明节同比减少69.64%。各地清明假期现场祭扫人数明显减少,错峰祭扫、安全文明祭扫意识明显增强。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