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全区多云到晴 ▌
南宁市:晴间多云,东北风1~2级,最低气温15℃,最高气温28℃。
●清明节将迎来祭扫最高峰,部分墓园增加“放号”应对
4月4日,全区各地祭扫人流持续增长,预计4月5日清明节当天,各墓园将迎来祭扫最高峰。记者走访南宁多个墓园发现,市民偏爱上午祭扫。广西烈士陵园南宁佛子岭公墓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满足市民祭扫需求,该墓园增加了入园祭扫预约数量,5日当天计划增加预约量至1.5万个号,允许4.5万人入园祭扫。(点击查看详情)
▲市民在墓园内祭扫。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何定坚摄
●又到清明,在南宁市各墓园内,市民花寄哀思,文明祭祀
墓碑前,摆放着花篮、盆栽、花条。4月4日,在佛子岭墓园,一位市民在先人墓碑前摆上菊花。花束取代了漫天飞舞的纸钱,文明环保的祭扫方式被市民采纳,在各墓园随处可见。用花寄哀思,祭奠的是情谊,不忘的是记忆。(点击查看详情)
▲市民用花束祭扫,寄托哀思。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何定坚摄
●南宁市在墓区周边开展无人机交通安全巡航,减少乱停放
4月4日上午,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警航支队联合在四厦岭墓区附近开展无人机交通安全巡航,提醒市民注意疫情防控、减少聚集,并对车辆逆行、乱停放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劝阻。(点击查看详情)
▲4月4日,墓区周边的安全巡航劝导工作一共启用了1大4小共5架无人机。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游拥军摄
●清明假期,南宁交警查处多起电动车违规载人行为
清明假期,电动车搭载小孩上路的情况有所增多。4月3日,南宁交警在南宁市金凯路、友谊路等多个路段设点检查,多人乘坐、车上加装座椅等各种搭载小孩危险驾驶行为被纠正。(点击查看详情)
▲一辆电动车私装了小孩座椅。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游拥军摄
●神奇!南宁一条路上的美丽异木棉竟然呈现两种季节状态
近期,在民族大道会展航洋城门前的一条200多米长的分车绿化带上,以人行天桥为界,一排大小相仿的美丽异木棉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季节状态,一边光秃秃的树上挂着手雷一样的果实,偶有几片新芽,另一边却是枝繁叶茂。(点击查看详情)
▲会展航洋城门前的美丽异木棉,以天桥为界,东边的满树绿叶,西边的叶子掉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女子下载一款App后被骗7.7万元!南宁警方起底这类骗术
近日,隆安县一女子遭遇刷单返利诈骗升级版,即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诈骗,被骗7.7万余元。据南宁反诈中心统计,3月26日至4月1日,南宁刷单返利诈骗案发率高居榜首,占28.39%。为此,南宁警方起底刷单返利类骗术,提醒市民,刷单违法,凡是网上垫资做任务的,一定要警惕。(点击查看详情)
●自家两头牛丢失后触伤村民,灵山一对夫妇被判赔16万多元
去年4月,钦州灵山县的陈某、花某夫妇养的两头牛跑到同村的农某家门口吃农作物,并将前来查看情况的农某触伤。后来,农某提出赔偿要求,但遭陈某拒绝,双方因此闹上法庭。近日,灵山县法院依法判决陈某赔偿农某经济损失16万多元。 (点击查看详情)
●46.4万元!举报非法入境人员,靖西67人获“反偷渡奖励金”
为拓宽非法出入境人员的线索来源,2021年以来,靖西市广泛宣传举报非法出入境人员有奖政策,发动群众积极举报非法出入境人员,共同参与边境管控工作。4月2日下午,靖西市公安局经梳理核实,并报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批准,将46.4万元奖励金集中兑现给67名举报线索属实的群众。(点击查看详情)
●网传一名儿童在隔离期间死亡?上海市卫健委:经紧急救治已无大碍
4月3日,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一名儿童因发烧在医院隔离期间死亡,父母与医务人员发生争执。对此,记者向上海市卫健委求证,得知并未发生儿童在医院隔离期间死亡的情况,视频内容发生地点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当时这名儿童因发烧处于惊厥状态,经紧急救治已无大碍,其父母随后也向医护人员表示道歉。(点击查看详情)
●儿童感染者家长能否陪同?上海市卫健委回应
4月4日,上海市明确,对于儿童感染者,如儿童家长同是阳性感染者,可同住在儿童区域陪护照顾。如家人不符合陪同条件,且患儿小于7岁,将在公卫中心接受治疗。(点击查看详情)
●奥密克戎有200多种后遗症?专家在线辟谣
近日,网传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有200多种后遗症,对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与感染管理科主任胡必杰表示,只要患者免疫功能正常,或肺部没有非常严重的基础疾病的情况,后遗症很小。(点击查看详情)
●持续19个月!火锅反复用“老油”,成都一店主被判赔1376万元
近日,成都市中级法院宣判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成都高新区某火锅店实际经营者付某,自2018年4月起,为节约经营成本,授意店内雇用人员反复回收利用废弃火锅油脂,并销售给广大消费者食用,持续时间达19个月,被判支付1376万元赔偿金。(点击查看详情)
●野生大熊猫下山过桥,官方:“单身汉”进入了求偶季!
4月2日,四川绵阳平武县电力公司员工偶遇一只下山过桥的野生大熊猫,并用手机拍了下来。这段视频引发了不少网友关注,有人评论称,“四川人上班还能偶遇熊猫踏春。”平武县林草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到了大熊猫发情的时候,为了求偶,平常独居的大熊猫活动频繁,这是正常的种群扩散行为。(点击查看详情)
●林郑月娥宣布不参加香港特区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
4月4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记者会上宣布,将不参加即将举行的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她将于6月30日完成行政长官5年任期,结束42年的公职生涯。(点击查看详情)
●为倒卖证明,德国一男子接种疫苗约90次!
据美联社4月3日报道,过去几个月来,德国一名60岁男子主动接种新冠疫苗约90次,只为骗取接种证明卡用于倒卖,目前正面临刑事调查。这名男子过去几个月接种的约90剂新冠疫苗品牌不尽相同,尚不清楚对其身体健康有何影响。(点击查看详情)
●俄国家航天公司停止与西方合作,欧盟拟追加对俄制裁
当地时间4月3日,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停止了与西方国家的联合项目。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不会与向乌克兰当局提供武器和政治支持的国家有任何合作。(点击查看详情)
●中国跳水“推陈出新”,00后“接班”迎接挑战
在为期两天的队内测验后,在巴黎奥运周期重新启航的中国跳水梦之队首次亮相的最大特色就是“新”:18名队员中仅有三位是“90后”,其余运动员全部于2000年后出生;年龄最大的选手是27岁的奥运三金得主曹缘,刚过15岁生日的全红婵依然是队中的“小可爱”。(点击查看详情)
▲2021年8月5日,中国选手全红婵(右)与陈芋汐在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颁奖仪式后庆祝。新华社记者丁旭摄
●CBA季后赛:广东队两连胜晋级八强
4月3日,CBA季后赛12进8首支晋级球队诞生!卫冕冠军广东男篮大比分2-0击败天津男篮,成功晋级八强。
●“云祭扫,寄哀思”,倾听你的故事
一年一度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
受疫情影响,今年广西清明祭扫实行限流预约,鼓励网上祭祀、鲜花替代纸钱等文明祭扫方式。因此,有的市民不便到亲人墓前敬一杯酒,叙思念情。
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南国早报客户端特别推出清明寄哀思活动“我最怀念的Ta——云祭扫 寄哀思”,为读者搭建寄托哀思的平台。(点击查看详情)
▌小贴士 ▌
吃饭时看手机,注意力被吸引,可能造成未充分咀嚼的食物进入消化道,加重胃肠负担、影响食物消化。若养成吃饭时追剧的习惯,进食的时间随着剧集的长度而延长,容易导致机械性进食,摄入更多的食物,增加肥胖的可能性。
编辑 覃香妮(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