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我最怀念的Ta | “希望我那远行天国的恩师,永远都有阳光相伴。”

阅读数:21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莫妮娜 记者:黎伊玮(见习)
大家在南国早报各平台留言,诉说对已逝亲人的思念之情

滔滔长江水,悠悠师生情。又到一年清明时,奔流不息的江水带回了读者黎先生对其大学恩师不曾停歇的思念。

“惊闻噩耗泪茫茫,断肝肠,恨穹苍。夜半天寒、无处话凄凉。遥忆当年初相见,身健硕,似孙郎。感恩牵线扮红娘,凤携凰,记心房。数晤邕城、恍若见隋唐。此去长江非故地,东北望,愿安详。”三年前,黎先生的恩师在武汉病逝,心系恩师的他写下了这首《江城子·夜闻噩耗》。

“王老师是湖北人,大学毕业后便留校任教,后来又攻读博士学位。当年我在武汉读大学时,王老师是我的班主任。恩师如父,更似挚友。转眼间王老师已离开三年了,我很怀念他。”回忆起恩师,黎先生不禁有些哽咽。

“身材高大健硕,为人开朗豪爽,这是王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黎先生向记者说道,他的恩师生前非常平易近人,富有感染力的笑容时常挂在脸上,似乎没有什么事情能够令他烦恼。“每次听到王老师标志性的爽朗笑声,心情都会变得豁然开朗。同学们都很敬重王老师,当时大家都笑称,因为有了王老师这个‘大太阳’,我们天天都能当开心的‘向日葵’。”在黎先生心中,他的老师正是这样一个“向阳而生”的人,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生活,永远都充满着热情与乐观。

“王老师很敬业,只要是他的课,几乎每次都是他第一个到达教室;对学生也很上心,总是耐心地解答大家的提问。”黎先生说,他的恩师满怀正能量,尤其是对待学生。“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每当遇到困难挫折,只要想起恩师的这句话,黎先生都会受到很大的鼓舞。

▲黎先生画下一束向日葵云寄对其恩师的思念。受访者供图

能遇到一位好老师,对黎先生而言是一笔珍贵的财富。“比起‘王老师’这个称呼,我更喜欢叫他‘耀辉哥’。对我来说,耀辉哥更像是我的亲人与挚友,他对我的关怀,我这辈子都忘不了。”黎先生说,不管是在校读书时还是毕业工作后,他的老师都十分关照他,还曾主动为他联系单位,向用人单位详细介绍他在校的表现。

“后来我到武汉攻读硕士学位时,有一天遇到气温下降,而我带来的被子薄,耀辉哥听闻后便主动将家里的被子拿给我,这让我既感动又温暖。不仅如此,耀辉哥还是我的媒人,他当年主动了解我的个人情况,为我介绍女朋友。”黎先生谈到,在其恩师的牵线下,他与妻子结缘,拥有了一个很美满幸福的家庭,而这一切都要感恩他的老师。

2019年1月,黎先生的恩师因病匆匆离开了人世,“捐献眼角膜、骨灰撒长江是耀辉哥当年立下的遗嘱。”黎先生说,他的恩师生性善良,又很豁达,在离世前选择了把光明的希望带给更多需要的人。“长江对耀辉哥而言是故乡的象征,魂归长江能让他觉得很安心。耀辉哥曾说,只要想他了,就去看看长江吧,听听江水拍打岸边的声音,那是他对大家思念的回应。”

黎先生说,他的恩师生前喜爱赏樱,而如今冬去春来,武汉的樱花早已开遍,身在南宁的黎先生对恩师的怀念再次涌上了心头。“三年前的一个寒冬,我的恩师悄然远行,但求天国无病痛,耀辉哥一切都好。”为了云寄思念,黎先生画下了一束向日葵,希望在天国,他的恩师也能永远有阳光相伴。

=====================================================================================================

又到一年清明时,对于那些已经离我们而去的亲友们,再多的遗憾、不舍、思念和悲伤,都汇成一句“我们现在很好,只是很想念你们”。南国早报客户端推出“我最怀念的Ta——云祭扫 寄哀思”特别策划活动,为大家提供一个居家追思的网络纪念堂,倾听大家的“云思念”。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