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厚重的水雾攀上家里的玻璃、晾在阳台的毛巾变得湿漉漉的时候,我就知道,从福州回到故土南宁之后的第一个回南天来了。很多人说南宁的气候是“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放”,但回南天里心情有时是潮湿的,四肢活动仿佛也因积蓄了太多湿气而变得缓慢。
生在南宁,长在南宁,感觉自己的骨子里面都弥漫着老邕城的味道。去年高中毕业后,我去福州求学,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背井离乡,几个月的时光因为思乡而被扯长到好像一辈子,以至于回家后我对邕城的事事都欣喜,事事都眷恋,甚至是潮湿的回南天。“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宁的花木都沐浴在暖阳和湿润的风里,这里的四季孕育出一种柔软的心情,而福州变化多端的天气甚至让初来者很难关注它的花花草草。
初到福州时,我是怀着过往在回南天里的潮湿心情的。而福州的空气里有太多海水的味道,干热的风在城市的钢筋铁骨中上下翻腾,渐渐地,我敏感的心被一点点吹得坚硬起来。当我逐步找到一条贯穿于此地过去和现在的脉络,随着时间推移,一种奇妙的归属感从心底涌起。我走过鼓楼区的林则徐纪念馆,想象着百年前的烟云;穿过朱紫坊,感受着“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盛景的余温。某些时刻,我甚至能感受到福州古老而有力的心跳,而我的心情也变得干燥了。此时的我忽然发现,我在南宁和福州虽然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却慢慢有了殊途同归的心情:前者岁月静好的同时也不会生出阴郁和怠惰,后者则让人在思念和焦虑中滋生出不断前进的动力。
人是容易触景生情的,所以我们眷恋故乡;人又都是贴近土地的,所以我们即使生活在别处也能找到归属感。我的高中时代和同学们在合租的房子里蜗居,夏夜,月儿升高,打开窗,整个世界都在牛奶一般的月光中呼吸。那时,我觉得眼下什么都好,以后去到哪里都可随遇而安,只要我把今夜的明月清风连同这整个小世界藏在心底。后来,我慢慢适应了福州的一切,意识到那里的夏季或许不像南宁的一样诗意流转,但这里会让人感受到更旺盛的生命力,想要不顾一切地热爱生活。
南方的春风,是温暖和煦的。此刻,回南天的水雾已经被风吹散,春天正在连绵不断地苏醒,我想好好窝在家中看一场电影,也想走出去,享受那无边春色。
作者:贾梓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