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全国政协委员孔维克: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的成功是对文化自信的诠释

阅读数:9 发布时间: 来源:齐鲁壹点 编辑:莫妮娜 记者:刘云鹤
点击查看

《国潮兴文化行·八省市区代表委员话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就没有根基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近来,无论是风靡全球的“冰墩墩”,还是春晚舞台惊艳世界的《只此青绿》,亦或是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的汉服文化……我们不难看出,在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影响下,作为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代审美情绪碰撞火花的国潮,承载着当前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意趣。

谈到文化自信,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谈了自己的理解。他介绍,自己之前在所做过的《推动形成齐鲁画派研究》,就是探究中国文化尤其是齐鲁文化这个大系统与中国画这个子系统的关系。“作为一个画家,最初关注的是技法方面的问题,比如画什么怎么画等,进入课题研究后,就能站在高点上来俯视,这样文化的视野就更大更宏阔一些。”

▲孔维克

孔维克他发现,齐鲁文化对山东人的性格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文化属性或者说是秉性一代代传承下来,使山东人具有了包容、担当、开拓进取的品质。“而齐鲁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从汉代后成为中华文化的主脉,正是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使我们民族在奋进中崛起,也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实际上就是对文化的自信,对历史的自信。”

他认为,增强文化自信,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并不是照搬照抄,我们国家发展,民族的兴旺,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论是冬奥会火爆的“冰墩墩”,还是春晚的舞蹈《只此青绿》,都是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审美特点完美融合的结果,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也进一步提振了文化自信。反之,如果一些文化产品拿出来以后带有浓浓的腐朽气息,年轻人肯定不接受,也成为不了国潮产品。

落地到山东,像以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沂蒙山为创作背景的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讲述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军民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动人故事,展示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孔维克认为这就是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完美结合的成功典范,也是对文化自信的诠释。

孔维克表示,山东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怎么将这种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元素结合,生产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甚至是国潮产品,值得深思。“作为一名画家,呼吁更多的画家创造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既能体现出传统文化,又能符合当代人审美,创造出广受国内外欢迎的,具有时代风采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