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昔日受人帮助,长大后完成助人接力丨传承雷锋精神

阅读数:3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梁冰欣 记者:李致维(见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谈及助人往事,吴洵颖的语气中充满了兴奋与自豪。从年少时靠好心人资助上学,到成为残奥会志愿者,再到回乡支教、成为专职社工,吴洵颖完成了一次次蜕变。

▲吴洵颖正在给孩子们讲解知识。受访者供图

年少得到帮助,长大了懂得感恩

1990年,吴洵颖出生在北海合浦县曲樟乡樟木村,她上面还有哥哥和姐姐。一家五口本应过着幸福的生活,然而吴洵颖5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家庭重担一下落到母亲肩上。“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年纪很小时,我就开始挣钱了。”吴洵颖回忆道。

吴洵颖到了上学的年纪,每到开学,吴洵颖的妈妈就到处借钱,还请求校长让她先去上课。后来,“许妈妈”出现了,她四处奔走,帮吴洵颖解决问题;吴洵颖二年级时,又有一位好心的兵哥哥开始资助她;北海市妇联也把她纳入了“春蕾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吴洵颖所说的“许妈妈”,便是南国早报退休记者、北海民间志愿者协会会长、北海益众社会服务中心主任许海鸥。在许海鸥以及各级组织的帮助下,吴洵颖得以继续在北海市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就读,也就在这时,一颗“助人”的种子悄悄埋在吴洵颖心中。

“在成长路上,像许妈妈一样的好心人一直在帮助我、让我感觉有股力量在支撑着我。”吴洵颖忆起受助的时光,满是感激。

当上残奥会志愿者 开启助人之路

2008年,吴洵颖成了北京残奥会的一名志愿者。因英语不错,她负责给古巴运动员做翻译。“我根据他们的需要,尽我所能解决他们的困难。”也正是这段服务经历,让吴洵颖心中助人的种子破土而出,残奥会结束后,她仍留在北京服务了一年。

2009年,吴洵颖回到北海做导游,在许海鸥的感染下,她一直随许海鸥做下乡助学、爱老敬老等社会服务工作。2011年的一天,许海鸥说曲樟乡需要一名支教老师,吴洵颖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她周一到周五支教,周末便回旅行社兼职当导游。

▲吴洵颖正在给孩子们讲解知识。受访者供图

“那段时间虽然比较辛苦,但很值得。”吴洵颖说,她经常向朋友分享山里孩子们的动态,大家会将家里闲置衣物、用品捐给孩子们。看着他们,就像看到从前的自己。孩子们也很爱她,给她送花。

成为专职社工 接续传递爱与力量

2018年,吴洵颖正式加入北海益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铁山港社工站,成为一名专职社工,主要负责未成年人保护项目。那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下乡,尽自己力量帮助有需要的孩子们。

令吴洵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名患慢性病的母亲,独自带两个孩子,生活异常艰难。她积极帮助,同时向上级申请相关政策扶持,给这个家庭送去了希望。据了解,她所服务的24个家庭,都得到了相关帮助,生活得到了改善。

许海鸥告诉记者,有一首歌,叫《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们陪伴成长起来的孩子,长大后又加入我们的队伍,去帮助他人,这就是一种传承”。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