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区各族干群牢记领袖嘱托、勇担历史使命,围绕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的“1+1+4+3+N”目标任务体系,勇于求变、敢于求新、善于求质,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努力创造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即日起,本报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专栏,以全媒体报道形式,充分展现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扎根八桂大地、引领时代变革的思想伟力,全面展示新时代广西的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生动呈现壮乡儿女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风貌。敬请垂注。
春节前夕,广西、湖南、贵州交界处的三省坡瑞雪纷飞。
坡下,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林略村村委会议室,来自桂湘黔省(区)际边界的司法调解员代表再度欢聚一堂,共同探讨三省坡接边地区联合调解工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省坡坐落于广西、贵州、湖南三省(区)交界处的隆基拉维山脉,是隆基拉维山区的主峰之一,因地处三省交界而得名。坡的南面为我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西面为贵州省黎平县洪州镇,东面则是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镇。这里居住着桂湘黔三省(区)的侗、苗、瑶等多个少数民族同胞约50万人。近年来,三江与贵州黎平县、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三方协商,针对边际地区民族特色和地域实际,建立环三省坡“民族和谐文化圈”,区域覆盖所有接边村寨,发起成立了三省坡接边地区联合调解机制,促进各方联合维护边界稳定,增进民族团结。
“五联”机制构筑和谐家园
一坡连三省(区)。提及以前桂湘黔三省(区)周边村的关系,三江独峒镇林略村党支部书记欧顺用“一言难尽”来形容。
“边界百姓虽也谈婚论嫁结亲家,但仍会为林地边界的小事引发纠纷。”欧顺说,因涉及跨省区且缺乏沟通机制,处理起来十分棘手。
2015年,在司法部门的协调和引导下,独峒镇高定、林略和干冲等3个村民委员会成立了桂湘黔三省坡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推出矛盾联防、纠纷联调、组织联建、普法联宣、法律联援等“五联”创新举措,并分别与贵州省从江县、黎平县和湖南省通道县签订接边地区矛盾纠纷联防、联调、联控合作协议书,一致同意将纠纷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工作纳入三方协作范畴。
三省坡接边调解机制在三江的大部分乡镇、村屯获得推广。目前,三江已有12个乡镇、105个村建立了接边地区联合调解组织,共同开展治安联防和边界联检。
三江梅林乡车寨村与贵州省从江县西山镇平寨村因林地归属问题,出现过多次纠纷。三江重点组织梅林乡政府、司法所、林管站等部门到西山镇商谈化解办法,多次召开纠纷调处工作推进会、分析研判会,不断达成共识。2021年6月上旬,车寨村民委员会与平寨村民委员会签订现状稳控协议书,握手言和。一个影响边界民族团结、历时30多年的纠纷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像这样跨省(区)、跨县、跨乡的矛盾纠纷还有许多。2021年以来,三江共排查、调结“三跨”矛盾纠纷30余起。目前,接边地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发生造成不良影响的各类事件。
淳朴民风增进友情亲情
同饮一口井,共行一条道,天然联系让生活在三省坡接边地区的人没有陌生和疏离感。而近年来各地政府联手,签订友好协议、召开联谊会、开展边界共建活动,更使各族群众亲如一家。
“2021年重阳节期间,三省区交界处的周边村民在独峒镇林略村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场面非常和谐温暖。”说起那次盛大的三省区联谊维护边界稳定活动,全程参与的林略村村民韦婷车神采飞扬。
“一村建楼桥,万人同呼应”,三省坡周边村屯素有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2019年,三江独峒镇玉马村新建一座鼓楼,邻近的通道县地坪村等村寨闻讯,通过村民自发捐款,多次向玉马村捐赠,使该村的鼓楼顺利建成。不仅是公共设施,在三省坡周边村屯,邻里间只要有人建新房,亲朋好友都会鼎力相助。
淳朴的民风不仅让三省坡边界各族群众交流频繁、亲如一家,还演绎出不少男婚女嫁的佳话。黎平县洪州镇半江村青年吴光烈经常来三江独峒镇干冲村开展联谊活动,认识了该村侗族姑娘覃素梅,覃素梅见小伙子为人诚实、乐于助人、勤劳肯干,便向他抛出了“绣球”,最终两人结为伉俪。
产业协作促进融合发展
三省坡一带重峦叠嶂,美景天成,连着三省(区)的侗天湖更是风光旖旎。依托这一资源禀赋,三省坡周边地区秉持资源共享、旅游共建、成果共享的理念,共同开发了侗天湖景区,同时还引进农业企业打造3000多亩有机茶叶生态观光园,辐射带动三省周边2300多家农户种植茶叶,提高收入。
近年来,三省坡周边地区把发展边界经济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联合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引领各领域各业态共建共创、共治共助、共赢共享,促进周边各族群众和谐相处、融合发展。
三江独峒镇、湖南通道独坡镇和贵州黎平雷洞乡等民营企业与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协作关系,在独峒镇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发展模式,共同培育小黄牛品牌,带动了三省坡周边养殖户发展肉牛养殖致富。目前,独峒镇已成为三省坡最大的肉牛交易市场,受益群众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
三江独峒镇与贵州省接壤的村子结合实际实施油茶品改、低改项目,开垦500亩油茶种植基地,形成基地集中连片加辐射带动模式。如今,油茶树已成为“摇钱树”。
三省(区)交界处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高山茶叶基地有上万亩。为了推进茶叶共销、品牌共建,三省坡周边地区群众共同成立了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提升茶叶品牌和质量,并通过线上线下拓宽茶叶的销售渠道。每到茶叶采摘季节,贵州黎平县水口镇和三江独峒镇的茶青交易市场车水马龙,前来收茶的客商及车辆络绎不绝,鼓了茶农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