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扫二维码取消游戏时间限制、免费得皮肤?南宁两学生轻信“好友”被骗数万元 | 反诈课堂(第十七期)

阅读数:0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App·反诈课堂 编辑:覃香妮(见习) 记者:卢荻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反诈骗意识,不随意扫不明二维码。

不少学生喜欢在寒假期间玩游戏,有骗子瞄准这一时机设下圈套。近日,南宁两学生因玩游戏分别被骗1.3万元、6.9万元。警方提醒,请家长和孩子们务必提高警惕。

● 典型案例

近日,13岁学生小强(化名)使用父母的手机上网打游戏,因受到游戏安全保护限制,每天只能玩两小时。小强认为玩得不够尽兴,在游戏中向一名网友抱怨,对方称有办法取消限制。小强添加对方QQ号后,在其QQ视频的指挥下,小强分别使用父母的手机多次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最后被骗6.9万元。

无独有偶。今年1月底,14岁学生小立(化名)在使用父母的手机上网打游戏时,被游戏中的陌生好友拉进一个名为“游戏皮肤福利群” 的QQ群,群里有人声称可以免费领取游戏道具、游戏皮肤等。

该群管理员主动添加小立QQ,问他要不要游戏皮肤,并提出需要两个手机领取。小立信以为真,分别使用父母的手机扫对方发来的二维码,最后被骗1.3万余元。

● 骗术起底

据民警介绍,骗子以取消玩游戏时间限制或免费领取游戏道具为诱饵,吸引学生添加好友后,给其发送有木马病毒的二维码实施诈骗。一旦受害人扫了“有毒”的二维码,木马病毒就会盗取手机号码、银行账号、密码及其他个人隐私信息,将钱转走。

● 防范提醒

警方提醒,家长一定要培养和增强孩子的反诈骗意识,不要随意扫来路不明的二维码,避免上当受骗。同时,家长应引导未成年人正确看待网络游戏, 帮助未成年人培养正确的学习休闲习惯。另外,家长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加强对孩子使用微信、支付宝、手机银行等支付方式的监管,提醒小孩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不要轻易把账号、 密码、个人身份信息等告诉陌生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