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触施明君,感觉他谈吐得体,干事成熟。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3岁的他虽然还在南宁师范大学读大三,却已成为防城港市奇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了。
从2019年至今,施明君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拿下了防城港市和东兴市的哈啰助力车联营资格。两地哈啰骑行运营稳定且为政府管理提供了长效经验,同龄人不敢想的事,施明君做到了。他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挥洒汗水,收获了希望。
打工契机接触哈啰骑行
施明君是防城港人,如今在大学就读新闻专业。年轻人就喜欢去“折腾”,说起来,施明君的创业经历不算丰富,但勇气却不缺。早在他读高中时就创业过一次,但失败了。他没有气馁,2019年初,上大学后的第一个寒假,他就去东兴一家酒店做保洁员,打零工积累经验。
干了一段时间后,施明君了解到一个情况:当时东兴哈啰助力车的运维人员准备回家过年,想找一名年轻人帮运维一个月。“看到工资还不错,就抱着试试的态度去了。”施明君回忆。
▲施明君在防城港市中心区巡检哈啰助力车。
施明君说,当时东兴有400辆助力车,他的工作就是每天开着电动三轮车满城区跑,负责助力车的运维、调度、充电等,平均每天处理车辆近百辆,“当时的二代车电池难取,没干几天手就起茧了”。
▲施明君在防城港市中心区检查助力车电瓶。
那段时间,他一个人就维持了东兴哈啰助力车的正常运转。凭借扎实肯干,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能力,施明君给哈啰公司的人员留下深刻印象。
勤奋努力的人,机遇无处不在。2019年3月,已返回学校读书的施明君接到公司电话,询问他是否有在东兴哈啰助力车联营工作的意愿。经过一番思考,施明君认为:“哈啰助力车作为绿色环保出行先进理念的践行者,在其他城市已经有了成熟案例,能够确切地改变城市的出行方式。而且作为一项新行业也能够促进就业,带动家乡的帮扶工作。于是,施明君找来几名同龄人组成团队,于当年6月正式接手东兴哈啰助力车的联营工作。
大学生变身公司总经理
创业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就在施明君第二次创业的半年后,疫情来了。“刚刚投入一大批车辆,运转就停滞了。”施明君说,那段时间是公司的低谷,幸好挺过去了。为了丰富经验,他还多次利用课余时间到相关单位实习,学到好的管理方法就运用到公司中。
随着公司不断发展,2021年5月,施明君的公司将哈啰骑行业务拓展到防城港市区,他也成为了公司总经理。目前,他的公司投放了4000辆哈啰助力车,建设充电维修服务站点4个;新规划停车站点超300个,服务区域覆盖防城港市防城区、港口区和中心区及7个乡镇,能够服务80%以上群众的出行需求;结合群众的出行习惯规划出行驶区域和停车区域,停车位达1000个以上,助力解决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施明君将助力车摆放整齐。
施明君说,团队经过一段时间磨合,运维和停放管理越来越有秩序,按各城区实际情况划分区域,在每个区域设置巡检、换电、调度等岗位,形成横向纵向的网格式管理模式,保证每个站点的车辆在15分钟内可以调整到位,每个巡检人员每天平均调整车次超300次,确保市民出行的便捷。
除此之外,该公司还定期对每台车辆进行检修及清洁消毒,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及整洁性。在疫情期间,加强对路面车辆的消毒工作,重点对助力车头盔、前杠、坐垫及车把手等接触较多的部位重点消毒,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做到给市民提供安全卫生的骑行体验。
自主创业实现人生价值
在施明君以及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公司逐渐构建合作共赢、共建共创、协作高效的生态模式,创建鲜明的商业IP,在防城港市筑起一道“蔚蓝色的风景线”。公司荣获哈啰出行西南大区二季度联营城市标杆仓库;在2021年“融合梦想 共创未来”哈啰出行渠道商大会上,他们从来自全国各地众多联营商中脱颖而出,获得“优秀渠道商”荣誉表彰。
▲施明君所在公司向当地交警捐赠防疫物资。
防城港哈啰出行成立至今,得到了多家媒体平台报道,收获超过2万人次关注,已经向防城港市提供超过10万次骑行服务。半年多过去,公司还带动当地就业人员超过50人,年纪轻轻的施明君,人生价值渐渐显现。
除此之外,防城港哈啰出行作为本地企业,还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在东兴市疫情防控工作面临严峻形势之下,向东兴镇、江平镇等疫情防控区捐赠爱心抗疫物资,与防城港人民齐心协力抗击疫情。
▲施明君所在公司向茅岭镇捐赠防疫物资。
“规范化的制度是企业良性运转的最有效工具,公司制度不断优化,很多时候我在线上就可以协调和管理。”施明君坦言,作为一名学生,他当前的主要任务还是以学业为主,平时在校时间较多,他计划先把学业完成,毕业之后再全身心投入到公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