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坐过绿皮火车了?很多人觉得,这种速度慢、舒适度低的火车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因为低廉的票价和通达乡镇的便利,它们仍旧是很多人的出行选择。1月20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踏上广西的绿皮火车,记录了一些绿皮火车上的故事。
▲正在赶车的乘客们。 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游拥军摄
广西每天有40多对绿皮车运行
广西现在还有多少绿皮火车在开行?记者从广西铁路部门了解到,从2013年底广西首趟动车组列车开行之后,高速、快捷、舒适的动车逐步成为铁路客运的主力军。时隔8年,广西的动车运力成倍增长,但绿皮车依然在正常运营。例如,在区内,南宁往返凭祥、靖西、博白等方向,有多趟在运营的绿皮车;跨省长途方面,南宁往返北京、上海、成都等方向虽然都有动车,但普速绿皮也在运营。
▲站台上行色匆匆的赶路人。 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游拥军摄
铁路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多年来,铁路部门一直在坚持开行“慢火车”,绿皮车票价低,还能连通众多乡镇,是很多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未来也不会被淘汰。铁路部门会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切实保障群众出行。
▲一名挑着行李的乘客在过道上寻找自己的座位。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游拥军摄
▲车厢中,一名乘客枕着自己的行李睡着了。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游拥军摄
春运期间,票价便宜的绿皮火车也在帮助漂泊在外的打工人踏上回家路。2022年春运期间,广西铁路部门每天共开行列车286.5对,其中动车组列车243对,普速列车43.5对。
绿皮车上有“家”的感觉
目前,南宁至靖西还没有直达动车,坐火车需要4个小时,务工、上学、旅游的人很多都会选择绿皮火车,春运期间列车上更是人来人往。在南宁开往靖西的K9305次列车上,一位工作多年的乘务员告诉记者,列车中途还停靠平果、德保两个站点,以前生活水平不高,往来这两个站点的旅客还会把活鸡、活鸭等家禽带上车,有一次甚至有乘客抬上来半扇新鲜猪肉。近些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这样的现象没有了。再加上车上有了空调,不少乘客都表示,现在的乘车环境已经变得很舒适了。
▲长路漫漫,打牌、聊天是最好的度过方式。 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游拥军摄
▲一名乘客在火车上用手机拍下车窗外的景色,似乎想留下点什么。 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游拥军摄
1月19日中午,在南宁开往北京西的Z286次列车上,刚上车的武汉人聂明星拿出自带的毛巾和牙刷,在列车上简单地洗漱一番,他要在这趟列车的硬座上度过至少13个小时,才能抵达故乡武汉。虽然南宁和武汉之间早已通了动车,时间仅需7个小时左右,但是近500元的动车票价,让聂明星还是选择了不到200元的绿皮火车。
▲对着镜子洗簌一番,乘客想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回家。 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游拥军摄
聂明星和工友们一直在南宁的建筑工地务工,今年行情不景气,工地提前放假,他因为想念孩子,也选择早早回家。聂明星的行李很简单,但他也不忘给一年没见面的孩子买了一个布娃娃当礼物。
▲一名乘客在车厢衔接处哄娃睡觉。 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游拥军摄
聂明星说,今年赚的钱不多,如果往返都选择动车,就要花掉差不多1000元,绿皮火车能节约一半,节约下来的路费可以为孩子、家人买些礼物。“我们几个工友,每次往返都是坐绿皮火车,在车上可以打打牌、聊聊天,很自由,坐久了也有‘家’的感觉。”聂明星笑了起来。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