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炸街”声、装修时的电钻声、夜宵摊嘈杂声……不少市民反映,噪声成为影响正常休息的一大原因。噪声困扰来自何处?大家遇到噪声污染会采取哪些办法,解决效果如何?听听市民们怎么说。
2022年1月16日,南国早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针对市民关心的噪声扰人现象发布了一份调查问卷,截至2022年1月19日,共有2031人参与投票。(说明:选项百分比结果采用四舍五入计算,存在一定误差。)
投票结果详情如下:
一、您是否经历过休息期间噪声扰人的情况,噪声多来自哪里?(多选)
1.休息时间没有听到过扰人的噪声(102票,占比2%)
2.道路施工、装修施工等施工声音(1340票,占比22%)
3.附近麻将馆、KTV、大排档等场所嘈杂的声音(712票,占比12%)
4.空调外机、配电房等机器运作声(519票,占比9%)
5.邻居吵闹、小孩哭啼、宠物乱吠、楼上楼下跑动发出的声音(1094票,占比18%)
6.周边场所音响、喇叭、话筒等发出的噪声(1271票,占比21%)
7.汽车鸣笛声(1051票,占比17%)
二、当遇到难以忍耐的噪声时,您会如何处理?(多选)
1.与发出噪声的个人/单位协商(518票,占比13%)
2.向小区物业、公寓楼负责人等反映(1067票,占比27%)
3.向有关部门投诉(934票,占比23%)
4.发出声响“回应”噪声(154票,占比4%)
5.搬离住所(145票,占比4%)
6.没什么办法,只能忍耐(1179票,占比29%)
三、 当您积极反映后,噪声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单选)
1.没有得到解决(1309票,占比64%)
2.花费时间很长,但最后成功解决了(215票,占比11%)
3.反映后很快得到解决(69票,占比3%)
4.没有积极反映(441票,占比22%)
四、您认为噪声问题无法快速解决的原因是什么?(单选)
1.解决得比较迅速(7票,占比0%)
2.噪声随意且不持续,难以取证,也难以定责(269票,占比13%)
3.噪声发生在深夜等休息时间,有关部门无法第一时间协调处理(420票,占比21%)
4.目前对噪声扰民的界限不太清晰,有些噪声虽在法定分贝值内,但干扰休息(285票,占比14%)
5.噪声处理得不彻底,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噪声(355票,占比17%)
6.权责不清,不知道找谁处理(698票,占比34%)
五、对于噪声问题,您更关注以下哪个方面?(单选)
1.如何预防噪声扰民(248票,占比12%)
2.如何界定噪声是否扰民(153票,占比8%)
3.如何快速、高效地处理噪声问题(1065票,占比52%)
4.遇到噪声问题应找谁反映(542票,占比27%)
5.其他,可在评论区留言说明(26票,占比1%)
此外,不少读者在评论区中指出,他们深受商场促销广告、夜宵摊深夜喧哗声、摩托车轰鸣声等噪声的困扰,希望尽快得到解决。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