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你眼中的父亲是什么样?”有人可能会回答: “考研失败,哭着给爸爸打电话,第二天他就出现在我面前”“父亲,就是在我回家的时候,窝在厨房摆弄各种我爱吃的美食”“我眼中的爸爸无所不能。他爱讲故事,会做饭”……
而在另一些孩子眼中,父亲的形象总与警帽和制服相伴。因为他们的父亲是“中国人民警察”——
“我要慢慢适应没有我爸爸的日子
这是爸爸最后一次牵我的手”
“爸爸,你想我吗?你知道吗,现在的我,已经完成了您的心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穿着和你一样的衣服,做着和你一样的事情,在你工作的地方工作,在你吃饭的食堂吃饭,如影随形……我就是你,却也不是你。但是我知道,我是您生命的延续,我是您的女儿,正在完成你未完成的使命......”这是女儿徐琼雅与英烈警察爸爸的隔空对话。
他是湖北省赤壁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五中队指导员徐建军。2016年6月30,赤壁市公安局百名青年民警组成防汛抢险突击队,紧急奔赴一线。“我有防汛经验,让我到一线去吧!”51岁的徐建军第一时间找到领导,要求到一线去。但考虑到徐建军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局里领导没有同意。去年8月,徐建军刚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
“不能到一线去,那我就在防汛值班室应急备勤”徐建军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一天两天……徐建军边备勤边办案,吃住都在值班室。
7月7日,徐建军在防汛应急岗位上连续坚守七天七夜后,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牺牲。
女儿徐琼雅握起父亲的手,拍下一张双手紧握的照片,留作手机壁纸。她哭着说:“这也是父亲最后一次可以牵着我的手了”
“装修房子的事儿,以后再说”这是徐建军跟女儿徐琼雅的最后一次通话。“以后再说”,却再没有以后。徐建军屋里还是水泥地面,只有一半铺了地砖。家里的家具,还是20多年前结婚时的老式家具。
唯一的电器是一台老式的黑箱子似的电视机,在电视机旁,摆放着一张拍摄于1997年的“全省公安十佳刑警队”的照片。
徐建军的爱人下岗在外打工,女儿刚参加工作不久,生活拮据。
“老徐牺牲后,想给他找一件新一点的衣服,但是家里的柜子里除了警服,竟然找不到一件像样的衣服”。
而在徐建军生前的办公室里,黑色的沙发就是他的床。旁边摆放着已经洗得泛黄,甚至有些发硬的军用被子。
“他有两个家,办公室就是他另外一个家”与徐建军共事22年的赤壁刑侦副教导员邓海平说,“工作33年,除了做手术住院,(他)绝大部分休息时间,也是在单位度过的。一年365天,他几乎有300天在办公室过夜。”
7月9日,在徐建军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女儿徐琼雅长跪不起。徐建军的父亲也是一名老警察“有这样一个正直的儿子很骄傲!”白发人送黑发人,但徐建军的老父亲知道,儿子的这一生是值得的。
徐琼雅继承父亲遗志,放弃了一份稳定优渥的工作,于2017年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赤壁市公安局民警,并主动要求到父亲生前所在的刑侦大队工作。
入警以来,徐琼雅沿着父亲的足迹前行,在赤壁市公安局合成作战中心,参与研判信息3000余条,提供有效破案线索400条,参与破获刑事案件120起,参与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
她喜欢看我穿警服的样子,因为可以看到爸爸的影子……当时想当警察的时候,妈妈阻止过。
她说“死了一个你爸爸不够么”“她还是担心我也会出事,当时还要跟我断绝母女关系,但最终还是被我说服了。因为她也喜欢看我穿着警服的样子,可以看到爸爸的影子”。
2015年10月13日,阿克苏地区公安局副局长买买提江·托乎尼亚孜带着民警和牧民,进入拜城县山区搜查“9·18”案件暴恐分子,在骑马沿途寻找失散牧民时,他遭暴恐分子偷袭劫持,被残忍杀害,壮烈牺牲。年仅51岁。
“9月27日是中秋节,山里下起了大雪,气温骤降。28 日凌晨,我在营地见到了,从河谷上游走来的买局长和特警、向导。他们在山里走访了一夜,身上都被雨雪淋透了。买局长给大家布置了工作,连口热水也没喝,就急匆匆赶路了。”阿克苏民警杨威回忆说。
当时他心酸难忍,举起相机录下了他们在湿滑崎岖山路中,渐行渐远的坚毅背影。这是买买提江·托乎尼亚孜给战友们留下的最后一段视频。
“买局长当时是外调组的,侦查能力非常强。他把自己乔装成当地牧民的模样,通过走访来找线索,并前去实地摸排。”张伟说。当年10月13日,买局长在走访中,得知在一处断崖下有两个山洞,他判断暴恐分子极有可能藏匿其中。
为了不打草惊蛇,买局长主动向前线指挥部请缨,带领4名民警和4名牧民进入可疑区域搜索,然而在搜索过程中,几个牧民和队伍走散,并被暴徒劫持。
心系走失牧民的买局长一路找到暴徒藏匿的洞口,劝暴恐分子投降,但疯狂的暴徒要把牧民们都杀掉。
双方展开激烈搏斗,买买提江·托乎尼亚孜最终寡不敌众,身负重伤,被围困劫持。他怒斥暴恐分子罪行,严正警告他们自首,遭泯灭人性的暴恐分子残忍杀害。
在生命中最后的时刻,他只想着保护牧民,没有丝毫畏惧。“你们不是要找警察吗?我就是警察!群众是无辜的,你们要杀就杀我,放了他们!”买局长吼出的这句话,至今仍在当地一遍遍被人提起。
“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他那么勇敢的人,他是一个真正的警察!”在买买提江·托乎尼亚孜掩护下逃出暴恐分子魔爪的牧民向导马合木提说。民警后来曾到过买局长牺牲的现场:“买局长在牺牲前曾饱受暴徒的折磨,石头、地上都有买局长的血……”
“爸爸走之前工作忙,很少在家,牺牲后才意识到,这么多年家里竟然没有一张全家福。”大女儿凯迪日耶·买买提江说。
▲买局长家唯一的全家福还是合成的。
如今,凯迪日耶也已是一名警察,在阿克苏地区公安局工作。在她印象中,父亲是个很严厉的人,喜欢皱眉头。小时候她和妹妹犯错,经常被罚站军姿,“但我知道他爱我们,晚上爸爸回家晚,我们都睡了,他经常悄悄亲一下我的额头,我可以隐隐约约感觉到”。
见到父亲遗体的凯迪日耶摸了摸父亲的腿,“像石头一样硬”,她怎么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天下会有那么残忍的人。更无法将眼前的人,与一个多月前出门的父亲联系在一起。
那是9月15日,她只记得他出门前简单说了句“我要出差了”,“奶奶至今不知道父亲是被暴徒残忍杀害的,我们只告诉她,父亲是骑马摔下来牺牲的”。
▲凯迪日耶手机壁纸是父亲露出难得的笑容,这些年她一直没有换。
父亲去世后,大女儿凯迪日耶心里“一直有一把火在烧”,“特别想在反恐斗争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果有一天真的遇到挑战,我也会像父亲一样勇敢站出来。当初还挺怨他,后来我想通了。爸爸虽然无法照顾我们这个小家,但他是去做了大家的英雄”。
那年,他的小女儿喀伊热·买买提江已经考入新疆农业大学,爸爸出事以后,喀伊热把3块沾有爸爸血迹的小石子带回了家。成为警察就是喀伊热的愿望。后来,她便转学到新疆警察学院。
喀伊热·买买提江说:“尽管在我眼中,他是一个自私而又不称职的父亲;是一个永远将工作放在第一位的警察。但当他用鲜血写下忠诚的那一刻,我知道他只是在‘家庭’和‘工作’这道单选题中选择了后者。他的选择也让我明白了什么叫人民警察的誓言!”
“以前总是不能理解,为什么爸爸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埋怨他爱工作比爱我多,但是直到自己穿上这身警服的时候,我才知道,那是一名警察的信仰,是一名战士的责任。”
多年以后,我成为了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也是一名警察,从小就教育我要有担当,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张劼说。
张劼的父亲张留成是一名铁路民警,张劼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曾在作文里写道:“我很崇拜他,长大后我也要做像他一样的警察。”简单而执着的信念,支撑着张劼考上了警校。
张劼毕业的那一年,父亲在与持刀歹徒搏斗时被捅伤,全身缝了103针。这给一个稚气未消的警校生带来的教育和感染是震撼的——父亲已经在儿子心中,种下一颗英雄的种子。
2016年1月5日,蚌埠居民吕某在家中堆放大量液化气钢瓶和汽油桶,扬言要引爆居民楼。当日18时许,已下班在家就餐的张劼接到上级指令,随后立即出警赶往该现场。
到达现场后,张劼和战友发现,吕某在屋内用钢板将正门封死,用钢条将窗户焊死,没有一处入口可以进入。20时许,现场指挥部下达强攻命令,特警突击攻坚小组执行强攻计划,由张劼等5名特警承担突击攻坚任务。
“你马上要结婚,还是我第一个上!我有类似的处置经验。门破开后,我迅速控制住嫌疑人,大家配合!”现场确定职责分工时,张劼对快要结婚的战友石磊说。
随后,他同战友按计划进入阳台。在对阳台门进行破拆时,几次撞击未见成效。
此时,嫌疑人吕某已经发现突击上阳台的特警队员,情绪异常激动,连续大声喊叫:“你们进来!我要把你们都炸死!”并打开两个液化气罐。
“行动!”石鑫用太平斧在窗户上砸开一个洞,消防队员拿着高压水枪立即伸进去喷射。李龙用破门锤击破阳台门,并砸断了3根钢条,情况万分危急。
在门板被破出一个洞时,张劼第一个冲入屋内。“当时空气中弥漫着液化气味,他一看见我,就低头准备点燃汽油桶。我两步上去,将他的双手死死扣住。”张劼回忆道,就在这一瞬间,吕某点着了塞住一个汽油桶口的棉布!
“嘭”的一声巨响,爆燃发生了。张劼和紧随其后进入的队员被灼热的气浪掀倒,屋内顿时一片火海,强大的爆燃冲击波把张劼和吕某冲倒在地,室内燃起的大火引燃了张劼的衣服,严重烧伤了他的头面部和四肢……
从破门到火被扑灭,整个过程只有43秒,当随后跟进的突击队员把火扑灭,找到张劼时,发现张劼仍死死将吕某压在身下。现场群众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而张劼被抬出时,战友们已经认不出他的模样。
消防员从现场清理出10个液化气罐、2个汽油桶,其中,5个液化气罐的阀门已被拧开。经专家评估,这些一旦爆炸,威力相当于40公斤TNT炸药,或者800枚手雷爆炸。
“后来才知道,离我们三四十公分处,就是一大桶打开的汽油。”要说怕,这才是最让张劼后怕的事:“如果没把他控制住,如果再迟疑几秒,后果不堪设想。”
张劼因气管被严重灼伤,入院后立即进行了气管切开手术。随后三天时间内,医院先后两次下达病危通知书,经历6次手术才脱离生命危险。
“身上像被烤焦了一样,浑身炭黑、血肉模糊,找不出眼睛、嘴巴。我想摸摸他,可一碰他就是一手的肉和皮……”看见儿子被推出手术室,父亲张留成立刻上前,眼前的景象让这个从警近40年,曾因公负伤的老战士也潸然泪下。
记得在你7、8岁的时候,我看到你的一篇作文,名字叫《我的爸爸》,你说我的爸爸是警察,我以后也要当警察,像爸爸一样勇敢。我很意外,你那么小,怎么就知道勇敢意味着什么呢?
当你真的躺在病床上时,我的心情从来没有这么复杂,我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看你躺着,求老天爷让我儿子活下来……
张劼,我要对你说的是,过去你以我为荣,今后,我永远为你骄傲。
这是父亲张留成给儿子张劼的信。
当年张劼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照看父亲,16年后,父亲推着张劼进了手术室。
在此后的治疗中,张劼先后经历了22次大的手术,6次激光治疗,几十次植皮……每一次的植皮换肤,都是一次剧痛难忍的磨难和痛不欲生的煎熬。
但为了能早一天重返工作岗位,他甘愿尝尽任何苦痛,凭着顽强的意志一次次地闯过“鬼门关”。
大道征途,刻满忠诚守护的印记。长路漫漫,扬起热血荣光的警旗……没有人生而英勇,他们只是选择了无畏。你在,我安。你走,我念。致敬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