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在马山警方帮助下,马山县白山镇上龙村上龙街黄先生夫妇俩,终于跟已失散近30年的儿子黄建超团聚。一家人紧紧抱在一起,泣不成声。为了这一次团聚,他们等了多年。
认亲现场,一家人团聚后相拥而泣
“来了吗?快来了吗?”
当天上午10时许,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认亲现场看到,黄先生夫妇俩和亲人们早早地站在门口着急地等待着,其中还有黄建超93岁高龄的奶奶。黄建超哥哥和妹妹手里分别拿着黄建超小时候的照片,上面分别写上“欢迎二哥(弟)回家”的字样。
▲即将见到失散30年的儿子(兄弟),大家的表情笑中含泪。 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游拥军摄
“欢迎走散30年黄建超回家团圆!”“黄建超,93岁奶奶盼望你回家团圆。”在认亲现场,大红横幅和气球高高挂起。
过了一会,马山县公安局、南宁市公安局江南分局民警陪同下,现年35岁的黄建超和妻子终于回到家跟亲人团聚。在见到黄建超那一刻,黄先生夫妇俩激动地一把抱住眼前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孩子。黄建超的亲哥哥和亲妹妹擦着眼泪激动上前抱住他。“这三兄妹长得太像了,一看就是一家人!”围观的村民议论纷纷。
▲30年来的刻骨铭心,化为此时此刻的尽情相拥,思念的情顺着泪水狂倾而下。 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游拥军摄
放鞭炮、跨火盆、唱山歌、吃汤圆……黄先生一家人按照当地风俗迎接黄建超回家。
黄先生全家人还给民警赠送了四面锦旗,其中一面锦旗写着:“警徽照耀回家路,人间至美是团圆。”
5岁不慎走失,家人苦寻近30年
1992年10月9日,黄先生夫妇俩带着刚满5岁的黄建超到南宁市青秀区七星路附近打工,在一旁玩耍的黄建超不慎走失,下落不明。
据黄建超哥哥向记者介绍,自从弟弟走失后,他们一家人曾到火车站、汽车站等地四处寻找,并托在外省工作的亲友帮忙寻找,但都没有找到弟弟。这些年来家人从未放弃过寻找,特别是逢年过节时,父母格外想念弟弟,祈祷在外面的弟弟健康和平安。
▲黄建超与家人以及为了这次团聚付出努力的警察一起合影。 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游拥军摄
公安部开展的“团圆行动”,给他们一家带来了转机。去年8月,黄先生夫妇俩到辖区派出所咨询有关“团圆行动”情况,但夫妻俩当时没有采集血样,也没留下联系方式。
同年12月10日,马山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中队长杜培耀通过多方工作,终于获知黄先生家庭住址,民警上门入户调查,了解黄建超走失经过,成功采集黄先生夫妇俩血样,并将数据报送南宁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DNA检验实验室检验。
今年1月1日,通过警方双向核查和DNA比对,最终确定家住南宁市五一东路的周先生就是已走散近30年的黄建超。
不忘养父母养育之恩,会经常回家看望亲生父母
“为了这次团聚,我和妻子已激动得几天没睡好觉了。”黄建超告诉记者,当年他跟父母走散后,被好心的市民送到福利院,之后他被养父母领养至今。上初中时,他才得知自己是被领养的,养父母对他很好。
▲黄建超的手被重新相认的亲人们紧紧地抓在手中。 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游拥军摄
成年后,黄建超也想过寻找亲生父母,但不知道亲生父母在何方。直到2019年结婚后,妻子建议他到公安机关采样入库,以便早日与亲生父母团聚,他才向警方提供血液样本。而养父母也支持他寻找亲生父母。
1月1日,当黄建超接到江南公安分局民警通知,已找到亲生父母,他很惊喜也很激动。他对小时候的记忆较为模糊,只记得家门前有一排竹子和一条大马路,每天跟小伙伴们开心地玩耍。
▲黄建超与家人相认后,30年来第一次拍了一张全家福。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游拥军摄
问及今后有何打算时,黄建超告诉记者,养父母对他很好,视为己出。现在养父母已是70多岁高龄了,加上养父现在生病住院,需要他照顾。养父母对他有养育之恩,他和妻子会好好地孝顺他们;而亲生父母给了他生命,也是恩重如山,今后他会经常回家看望亲生父母。
“全家人能团聚,实在太幸福了!”黄建超哥哥表示,养父母辛苦地将黄建超抚养长大,全家人都很感激养父母,他们会找个时间亲自登门拜访黄建超养父母,以表达感谢之意。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