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虚假征信类诈骗增多,南宁多名市民被骗数万元丨 反诈课堂(第七期)

阅读数:0 发布时间: 来源:反诈课堂 编辑:莫妮娜 记者:卢荻
提高警惕!

骗子以市民贷款逾期未还,会影响个人征信为由,上演诈骗套路……连日来,南宁已有多名市民遭遇此类虚假征信类诈骗,损失2万元至5万元不等。据南宁警方统计,在2021年12月25日至12月31日南宁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中,按诈骗金额统计占比,虚假征信类的诈骗进入前五名,占比9.27%。

典型案例

2021年12月24日,住在南宁市五一路某小区的男子林强(化名)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是某贷款公司客服,告知林强在大学期间用身份证和学生证按揭购买过一部手机,现需注销账号,否则影响个人征信。林强在大学期间确实办理过按揭购买手机业务,现已到期但没还完款,遂按对方要求,互加微信。之后,对方要求林强先后下载某理财App、某网贷App,并分别贷款1万元,转至对方提供的账户。当对方再次提出要求时,林强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无独有偶。2021年12月29日,家住南宁市金阳路一小区的男子韦文(化名)接到一个自称是某微贷客服的电话,称韦文在大学读书期间,在网上有贷款并逾期未还,导致个人征信不良。对方以帮助韦文消除贷款不良记录、恢复征信为由,让韦文先后在支付宝借呗、某网贷App分别贷款2万元和3万元,并将这些贷款转到对方指定账户,谎称清除欠款记录后,会将钱返还至韦文银行账户里。之后,韦文再联系对方时,发现自己的号码已被拉黑,他共被骗5万元。

警方介绍,2021年12月25日至12月31日,在南宁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按诈骗金额统计占比,前五名如下:刷单返利类35.03%;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20.67%;虚假博彩类12.01%;虚假贷款类11.31%;虚假征信类9.27%。

骗术起底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能准确说出市民的姓名和家庭地址,导致市民以为对方真的是注销网贷的客服。

骗子声称贷款记录不清除会产生滞纳金,同时会影响个人征信,市民受到恐吓后,便转账到指定账号。

骗子诱导市民从网贷平台中借款,谎称贷款记录清除后会自动退回,不需要归还,市民以为真的不用自己还款,便转账给对方。

警方拆招

凡是自称贷款平台客服,要求注销网贷记录的电话都是诈骗电话,个人只要按时还清贷款,就不会影响到征信。

如果无法确定自己是否有过贷款,可以前往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自己名下有无贷款记录,切勿轻易转账给陌生人。

接到此类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对于存在疑问事项,要登录官方平台或官方客服咨询。如遭遇诈骗要立即报警,并将对方的短信、电话号码聊天记录等留存提交给警方。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