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上午,南宁市教育局通报了2021年“我最喜爱的老师”获奖名单,20名获奖老师同时获得南宁市第二十二届“李国伟、荣慕蕴教育园丁奖”,每人奖励5000元。这些坚守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尽力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书写了不平凡的园丁精神,也收获了学生对他们的喜爱。
▲获奖老师上台领奖。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蒋晓梅摄
用爱心温暖学生成长路
关爱学生,是获奖老师们的共同点。他们用爱心,引领学生成长和进步。
横州市横州镇第二初级中学刘小玲老师,是当地有名的“提着猪肉去家访的老师”。在家访的路上,她把学生从沉迷游戏中拉了回来;给学生量身定制有效的个人发展计划。这样的家访刘小玲持续了20多年,现在她依然走在家访的路上。
南宁市特殊教育学校倪维老师所带的班颇为特殊,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偏僻县乡,由于离家远,十分依赖老师。全班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有的学生不仅听力缺失,还患有其他方面的残疾。倪维老师始终坚持把爱和关怀融入教学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与他们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
2019年的教师节,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汤蕾老师早上7时前就来到学校,在教室每一张桌子上,悄悄摆放了一束灿烂的向日葵。她想让这最后一年的小学时光,在孩子们心中更加美好。汤老师用这样一件件温馨的小事,打动着每一个孩子。
用匠心成就学生的品格
▲颁奖大会现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蒋晓梅摄
“老师就是从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写好每一次板书中,时时处处给学生启蒙。”颁奖大会现场,南宁三中农惠老师谈起自己的教育感言时这样说。老师们用匠心,成就学生的品格和学业,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孩子们的敬爱。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陈永坚老师,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坚姐”。在20多年的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中,陈老师探索创新出了一条符合中队工作的新路子。她带孩子们走进法院,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走进博物馆,让孩子们与历史对话;走进消防队、工厂车间,体验生命意义,感受敬业精神……丰富多彩的活动点亮了孩子们的心灯。
横州市横州镇幼儿园刘小冰老师,充分利用本土丰富的茉莉花资源,从小班到中班开展了以茉莉花为主线的一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探索生物的变化,了解阳光的奥秘。
以奉献诠释教育的担当
▲领导与嘉宾为获奖老师颁奖。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蒋晓梅摄
南宁外国语学校苏相孝老师认为,教育是成己达人的事业,“当你欢喜这个职业,欢喜学生的同时就能收获孩子的喜欢,就能收获教育带给我们满满的幸福感”。因为这份幸福感,老师们不辞劳苦奉献在教育第一线。
南宁市第二中学申颖老师,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大申”,她每天坚持义务陪伴学生上晚自习,常常深夜十点才能回家。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打响,申老师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承担广西“空中课堂”三节语文课的授课任务,每一份教案反复修改十几稿,常常备课到凌晨三点。
农村学校紧缺音乐专业教师,2017年至2018学年,马山县白山镇城北小学钟兰春老师主动请缨,到距离镇上十多公里的白山镇中心小学、内学小学两个村小走教。这一年她同时任教三个学校的音乐课,每天都要轮流到其中两个学校上课。整个学年,她风雨无阻,硬是没落下一节课。今年9月,钟老师再次请缨,前往更偏远的白山镇上龙小学支教。
据悉,“李国伟、荣慕蕴教育园丁奖励基金”为不动本基金,从2000年开始每年开展一次奖励优秀教师活动。22年来,共有440位南宁市“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获该奖,发放奖金总额220万元。
▲获奖名单。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