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男子扛硬币还款被罚5万元,恶意支付亟须界定 | 盘点“2021影响力新闻”

阅读数:21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戴昕明(见习) 记者:彭庆
点击查看详情>>

编者按:在过去的一年里,南国早报以迅捷的速度、敏锐的视角切入舆论监督、热点新闻,推动着事件的进展,体现了媒体的职责和影响力。岁末年终,南国早报记者回访一些舆论监督的当事人,窥视时代烙印,折射社会变迁。

南国早报客户端特别策划●盘点“2021影响力新闻”

女子蹊跷失踪竟是被男友杀害!凶手淡定接受采访否认作案

公园漏电被电晕少年基本康复,部门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 

女子花9万元治癌,生命垂危!“神医”被警方网上追逃

治理工作与疯长的水葫芦赛跑

律师起诉南国早报“报料人”,法院驳回全部诉讼请求 

“警匪追逐”无辜被撞,伤者痊愈并已获赔偿

出生第3天才发现没有肛门,男婴不幸离世!医院承认自身有问题

男子扛硬币还款被罚5万元,恶意支付亟须界定

========================================================================================

【新闻回顾】

叶某用4麻袋硬币清偿执行款

北海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叶某因劳动争议纠纷,被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法院判定支付员工二倍工资差额共计3.36万余元。叶某拒不支付,法院依法扣押了叶某公司的一辆汽车,他遂用4麻袋硬币来清偿执行款。

法院认为,在执行案件过程中,已经先行向被执行人送达法律文书,并要求叶某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还款,但叶某仍故意以硬币支付,属于消极对抗,严重妨碍了法院的执行工作,遂决定对上述北海某汽车服务公司罚款5万元。

▲报道版面截图。

【报道效果】

叶某认可行政复议法院的处理结果

此案经本报报道后引发社会各界热议。有网友认为叶某用硬币支付案件执行款是故意为难法院执行,“明显是找麻烦”,法院此举大快人心。但也有网友认为,硬币作为我国的法定流通货币不该被拒收,法院这一处罚缺乏相应依据,值得商榷。

针对此案引发的讨论,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武清华回应记者称,首先这批硬币不是法院拒收,而是申请执行人拒收。此外,法院的判决书生效后,被执行公司一直未履行还款,案件已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其间,法院可以指定被执行人通过银行转账方式还款,申请执行人也有权拒收这批硬币。

另一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所以,对上述公司罚款5万元的决定并不有违硬币作为法定货币的地位,也不有悖法治精神。

报道发布后,叶某向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了行政复议,请求撤销罚款。12月22日,记者获悉,北海中院维持了海城区法院对上述公司的处罚决定,同时对具体的罚款金额作了适当调整。

记者向叶某了解相关后续,叶某称事情已经解决了,不方便多讲。“之前确实有一定情绪,但现在不想再深究了。”叶某表示,他对最后的处理结果也比较满意。

【记者手记】

遏制恶意支付还需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事实上,如何合理使用零散的纸币或硬币,往往依赖于企业或者个人的自觉和道德约束。在现实生活中,用硬币支付赔偿金的恶意做法并不少见。

前不久,福建龙岩的一对夫妻诉讼离婚后,因对支付前妻一万元经济补偿款的判决心存怨气,他搬来一袋重达126斤的硬币让前妻清点,经多番劝说才表示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支付。

有专家认为,尽管《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但该规定的本义是维护人民币的权威以及人民币正常的流通秩序,防范支付交易中人为设置障碍。硬币作为辅币,顾名思义是在支付中起辅助作用,用硬币进行大额度支付毫无疑问不符合正常的交易规则,不符合法规的本义,属于恶性支付。

专家同时建议,遏制恶意支付,还需要完善相关法律规定,界定恶意支付的行为,以及违规的情形和处罚的措施,织密惩治栅栏。特别是在劳资支付与维权赔付领域,应当禁止故意以大量硬币支付,并明确被支付人拒绝的权利。(彭庆)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