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广西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新闻发布会。南国早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全区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8.93%,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年内未发生系统性、行业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目前,广西共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9100万剂次,没有发生疫苗质量安全事件。
▲新闻发布会现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赵劲松摄
今年以来,广西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管控更加严密,抽检力度进一步加大,按照4.5批次/千人的国家要求,统筹制定全区抽检监测计划24.1万批次。对监督抽检中发现问题突出的小作坊花生油、油炸面制品、蔬菜干制品、鲜湿米粉等食品采取专项整治、技术帮扶、质量提升等措施,有效提高整体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
同时,广西建立市场监管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将全区7321家各类冷库纳入“八桂冷链通”追溯平台监管,妥善处置巴基斯坦碎米、阿根廷冻牛肉、越南山竹等29起涉疫食品流入事件,织密进口冷链食品疫防控网。
在市场监管执法方面,广西先后组织开展了2021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全区五类高风险食品安全整治行动等系列行动,集中力量查处一批食品非法添加、食用农产品农兽药残留、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案件,共查办食品类违法案件1.22万件,案值4223万元,罚没款1.12亿元。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黄震表示,广西还立项制定《茉莉花》《铁皮石斛》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大力培育“桂字号”品牌,组织实施特色米粉、包装饮用水、乳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主动开展螺蛳粉、六堡茶等特色产业系统性、行业性风险探索性研究,为我区特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持续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广西加强新冠病毒疫苗流通配送全链条、全覆盖监管,全区已接种9100万剂,未发生质量安全事件,建立并实施医用口罩、医用额温计等防疫用医疗器械每月巡查机制、重点企业飞行检查机制,也未发现企业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