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宁投资8亿元让文物“活”起来

阅读数:0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李思叡(见习) 记者:刘豫
多处文物场所经过修缮和开发之后,将陆续对市民开放

如何让沉寂的文物活起来,走进公众视野?12月22日上午,南宁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南宁先后对12处文物进行了合理利用,让文物场所成为南宁人了解历史和休闲旅游的选择。接下来,多处文物场所经过修缮和开发之后,将会陆续对市民开放。

undefined▲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了解,南宁自东晋大兴元年(318年)建制以来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目前,南宁市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9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7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299处。各类综合性博物馆、专题性博物馆(陈列馆)共计21家。

近年来,南宁市累计投资近8亿元,实施了文物保护基础工程。同时,南宁市各级文物部门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同时,积极抓好文物的合理利用工作,让沉寂的文物在百姓中“活”起来。

总体来说,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展示利用率约为30%左右,主要体现在利用文物保护单位建成并对社会开放的博物馆、相应展馆,发展成为文化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目前,南宁已经先后对12处文物进行了合理利用,让文物场所成为南宁人了解本地历史和休闲旅游的重要场所: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梁烈亚故居修缮后,已开辟为扬美古镇的旅游观光景点;镇宁炮台维修后,利用场地建设南宁市近现代国防教育陈列馆,将文物保护单位打造成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场所等等。

以兴宁路、民生路、解放路、金狮巷和银狮巷为核心的“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是南宁历史文化积淀厚度、深度、高度的标志。

记者了解到,为了能让人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了解南宁的历史文化内涵,南宁市正在大力推进“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作,目前已完成“三街两巷”一期改造任务,正在推进民生路、解放路一带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