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晚,在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中,柳州市第四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拉开帷幕。景点打卡、现场观摩、观实景演出……在两天的会期中,来自国内各地文旅、交通、电商平台等行业的参会代表深刻感受柳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脉动。
▲柳州市第四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现场。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尹世斌摄
借助生态优势发展全域旅游
在柳江河畔,提起打卡点——环江滨水大道,几乎无人不知。这条大道南起河东大桥东岸,终于静兰大桥西岸,全长约30公里,是一条步行、骑行、驾驶机动车都能一览风景的休闲观光道路,沿途串起回龙壁观景台、望月亭等十余个景观,还连接城市近郊风景区——莲花山保护片区,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全域旅游之路”。
紧邻柳江河,美丽的环江滨水大道穿屯而过,灰白主色调的村庄掩映在翠绿的浓荫中,远处阡陌交错,瓜果飘香……
▲柳州雷村屯特色民宿。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尹世斌摄
12月15日下午,参会代表打卡的首站,就是环江滨水大道上的环江村雷村屯。这里的美景让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摄,称赞雷村屯格调优雅又不失乡村淳朴气息。而位于莲花山保护区东面的环江村,距柳州市中心约15公里,依山傍水,风光秀丽。
借助当地生态优势,柳州市城中区将莲花山、百里柳江、环江滨水大道及沿线村屯打造为特色旅游路线,广泛开展田园乡村观光、农耕文明传承、农事活动体验等活动,培育特色民宿、农家乐30多家。
▲民宿打造的唯美用餐地点。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尹世斌摄
“光是旅游一项,村里人均收入就有3万多元。”雷村屯村民周女士说,村里以“公司+农户”的方式组建旅游开发公司,利用山水资源,发展集餐饮、住宿、骑行、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项目,为村民拓展增收渠道。
目前,环江村多家特色餐饮、民宿相继开业。每到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农产品供不应求。当天下午,参会代表还先后前往柳州市中医医院东院参观柳州大健康康养项目基地、龙壁回澜、环江村东流屯柳贤清风园、朴宿·月亮湾等观摩点参观。
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当晚,炫酷的灯光照亮柳州市马鹿山奇石博物园上空,一场精彩绝伦的开幕式晚会拉开了本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帷幕。
开幕式演出以爷孙组合游柳州为主线,在回望柳州历史和展望柳州未来的两种情怀交织中,引出柳州在文化、工业、山水、人文、科技等方面的文旅特色。
▲柳州市第四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上的演出。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尹世斌摄
节目融入柳州及城中区多处地域标志及特色景观,多维度呈现柳州文化旅游的多样性,把柳州这座城市符号化,让观众在观赏中贴近柳州,记住柳州。在视觉上,依托自然景观打造现代科技感舞台,利用声光电给人科技感、未来感。
据了解,本次大会以“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按照“举办一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打造一批旅游精品,推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全力推动柳州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中区以承办柳州市第四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打造全国体育康养休闲度假区,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柳州市第四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现场。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尹世斌摄
感受文旅产业发展驱动力
本次大会凸显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优势,以江畔假日酒店项目为代表的集中开竣工项目共122项,总投资1294亿元。此外,本次大会签约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共18项,总投资额约86.6亿元。据悉,这些开竣工项目和签约项目,涵盖文化旅游装备制造、旅游景区、旅游交通、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体系、大健康旅游、特色酒店、休闲农业旅游、精品特色小镇、文旅公园等领域。会上还确定了鱼峰区、柳东新区成为柳州市第五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承办地。
▲柳州特色民宿内的摊点,有美食供游客品尝。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尹世斌摄
近年来,柳州市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引擎、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指标,率先在全区制度化地召开市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紧盯文化旅游建设精准发力,紧扣文旅品牌打造精准谋划,紧抓文旅融合发展精准施策,不断加快文化旅游特色名城建设步伐,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预计,今年柳州市接待旅游总人数可达7150万人次,增长31.1%;可实现旅游总消费840亿元,增长39.6%。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