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售儿童内裤四成不达标,其中“三无产品”有7款;儿童配装眼镜存在部分商品光学性能不符合标准、标识标志不规范问题……12月14日,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通报一批商品比较实验结果,发布相关消费提示,并对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展约谈。
▲会议现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赵劲松摄
四成网售儿童内裤不达标
两成为“三无产品”
儿童内裤是孩子的贴身衣物,安全健康性尤为重要,舒适度也不容忽视。今年8月,广西消委会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从淘宝、天猫、拼多多、京东等网络电商平台随机购买儿童内裤,并委托广西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开展比较试验。
网购儿童内裤涉及特步、全棉时代、爱慕、好孩子、英氏、戴维贝拉、HELLO KITTY、南极人等多个品牌35款样品,价格从3元至70元不等。
广西质检院纤维纺织服装检验所工程师易沙沙说,本次比较试验共测试9项指标,包括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甲醛、pH、耐唾液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纤维含量、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等。根据测试结果,综合各项指标表现,对样品进行评星。
经测试结果显示,35款网售儿童内裤样品中,有18款表现优秀获五星,3款表现较好获四星,3款表现良好获三星。不过,有四成样品不符合国家标准,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三无产品”、标签标识不齐全、pH值不符合国家标准等方面。其中,“三无产品”就有7款,占到样品总量的20%。
▲广西消委会工作人员展示不合格儿童内裤。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赵劲松摄
“部分商品存在关键信息缺失、虚假标注以及缺少纤维含量、规格型号、洗涤方式等内容耐久性标识的现象。”广西消委会消费指导与质量监督部主任李竞莹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网络销售门槛低、销售者未对所销售产品进行质量把控、销售产品缺乏质量检验报告、电商平台存在质量监管缺失等现象,网购环境有待优化。
▲此次比较实验不合格的儿童内裤。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赵劲松摄
2款儿童配装眼镜不达标
12款标识标志不规范
国家卫健委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近视问题成为儿童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一大拦路虎。劣质的眼镜会影响散光轴位、鼻梁发育和弱视治疗效果,长期佩戴不合格的眼镜甚至会造成视物不清、视力下降的后果。因此,如何预防近视、配装合格的儿童眼镜备受家长们关注。
广西消委会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从南宁、柳州、贵港、北海、钦州等市各大商场、眼镜专卖店,按照有关数据在现场定制儿童配装眼镜24款,样品涉及新华眼镜、宝岛眼镜、精华眼镜、睛彩眼镜等品牌,价格从几百元到二千多元不等。
▲此次比较实验购买的儿童配装眼镜。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赵劲松摄
本次测试涉及9项指标,包括球镜顶焦度偏差、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光学中心单侧水平偏差、光学中心垂直互差、镜片材料和表面质量、透射比、镜片基准点的最小厚度、镜架外观质量、装配质量。根据测试结果,综合各项指标表现,对样品进行评星。
▲质检员对儿童配装眼镜进行检验。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赵劲松摄
广西质检院轻工首饰检验所工程师李聪慧说,测试结果显示,24款样品中,22款儿童配装眼镜样品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要求,10款表现优秀获五星,11款表现较好获四星,1款表现良好获三星半。不过,在钦州市大明眼镜总店、贵港市港北区万达广场亨得利钟表眼镜店购买的2款儿童配装眼镜样品的相关光学测试项目结果不符国家标准,不予以评星。
此外,有12款样品未明确镜片材质及透射比类别,存在标识标志不规范问题,无法准确全面的反映产品信息,消费者的知情权难以保障。
电商平台质量监管缺失
3家头部平台被约谈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网监消费处处长陆丽洁说,从今年消费投诉看,前11个月全区12315网购投诉受理量达6538件,主要涉及质量、合同和售后服务问题,投诉主要集中在几个头部电商平台上的商家。
12月14日下午,针对电商平台存在的“三无产品”等质量监管缺失问题,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广西消委会约谈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等3家电商平台。
在开展行政约谈时,广西消委会秘书长唐楚尧呼吁,网络销售企业加强产品标签标识方面的学习,建立并严格执行商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对经销产品的标识、包装、合格证明等进行检查验收,严格产品质量管理,督促供应商提供有效的(检验项目齐全的)质量合格检验证明或第三方公正检验机构的检验报告,在降低自身质量风险同时,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