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来宾市象州县召开的2021年为民办实事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象州县委、县政府狠抓公共教育与民生保障、城乡建设与生态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三大方面的10件项目,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让人民幸福更有“质感”。
▲新闻发布会现场。南国早报记者 颜强摄
近年来,象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围绕健全完善就业服务、均衡教育、优质医疗、养老服务、社会保障五大民生保障体系,每年都谋划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工程,集中解决一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问题。
今年,该县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充分把握民生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结合实际,研究确定了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丰富和完善城市休闲设施等10件为民办实事。通过一年努力,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基本落实到位,各项任务均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在公共教育与民生保障方面,该县持续深化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
今年以来,全县投资1.48亿元完成两所学校改扩建,全县共发放各类学生资助补助资金1161.7万元,惠及1.7万人次;已投入资金527.3万元,加快县疾控中心整体搬迁项目,建成县人民医院、疾控中心、县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4个核酸实验室并投入使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总人数达491211针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2.4万人,实现“应保尽保”;累计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6954.9万元,城乡低保补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特困救助金共7875.2万元,惠及38091人,发放中小微企业减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稳岗补贴等3892.6万元。
在城乡建设与生态治理方面,该县城镇居住环境明显改善,水利惠民项目高效推进,人居环境治理工程顺利实施。群众生产条件有效提升,粮食生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今年以来,全县有4个在建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建设1676套房,老旧小区改造累计完成投资1270.4万元;投入827万元实施40个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受益人口17917人。投入1306万元,实施水晶河外古段、罗秀河罗秀镇麦棉村河段2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新建防护提2.65公里;建成3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12座、农村集贸市场公厕3座;投资1亿余元实施涉及运江、水晶、大乐等9个乡镇,新增耕地面积2979.63亩土地开垦项目;投资1亿余元实施罗秀镇凤阳村等6个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红线。
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方面,该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完善公共服务,全面兑现各项惠民政策,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
今年以来,该县持续推进文体中心建设,创建28所“儿童之家”,实施“壮美广西·智慧广电”工程,开展文化惠民下基层暨戏曲进乡村演出巡演活动60场;投资110万元建设马坪、石龙2个乡镇五人制足球场,投资180万元建设5个村级和1个社区篮球场;续建连通寺村、中平、百丈3个乡镇的二级公路21.59公里,目前完成投资4100万元。发放1674.8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补贴耕地面积达29.42万亩,惠及53453户。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43.6万元,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421台(套),受益农户291户,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74.02%。累计为15.44万亩公益林发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2310.1万元;投入2575.6万元,实施69个巩固脱贫惠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脱贫人口7055户24692人发放产业奖补资金2917万余元;全县注册挂牌养老服务机构8家,现有床位1391个,其中护理型床位641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7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