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午,在柳州市北雀路北祥新居小区内,73岁的居民杨凤金坐在轮椅上,一边享受着阳光,一边和身后推着轮椅的女子有说有笑。温馨的画面让人以为这是一对亲母女。
其实,杨凤金是独居老人,她身后的这名女子,是一家服务企业的工作人员,名叫韦义水。几年来,像韦义水这样的“亲人”有很多,他们一直呵护照顾着杨凤金,让老人处处感受着温暖。
好社区
给老人处处解决后顾之忧
“杨阿姨,上次住院的发票、出院证明已经全部帮您搞好了,下一步可以去申请一笔救助金。”12月1日,北祥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彬和副书记陆寒梅来到杨凤金家中。
▲北祥社区的工作人员下户时,只要路过附近,都要到老人家里看看。图为记者采访当天,恰遇北祥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彬和副书记陆寒梅来到杨凤金家。
在这间位于一楼的十多平方米的房内,摆着床铺、柜子、电视和轮椅等物品。刘彬一边向坐在床上的老人“汇报工作”,一边揭开锅碗瓢盆,看看老人今天吃什么。而在厨房里,韦义水给老人做好了一天的饭菜,正在擦拭灶台和门窗。
▲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韦义水在帮老人打扫卫生。
2014年,杨凤金不幸罹患脑出血。随后几年间,她又两次得了脑梗,生活无法自理。2016年,她入住北祥新居的廉租房,刘彬、陆寒梅、邱迅等社区工作人员便入户了解老人的情况,为她办理低保、医疗救助等,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
▲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韦义水在帮老人打扫卫生。
韦义水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就是社区主动为老人争取的,每月上门服务两次,主要给老人买菜做饭、打扫卫生、陪老人出去散心等。有几次,还从柳江区拉堡镇的家中,赶到柳北帮老人买药。
“我们小区里,需要关爱的困难户比较多,但杨阿姨是独居,又半身不遂,所以我们会特别上心一些。”刘彬说。
好邻居
把陌生老人“请”到身边照顾
杨凤金老人对记者说,平时电视看不了的时候,邻居帮她在老人手机里存了很多歌,让她跟着唱歌,练习恢复语言能力。
当日,记者见到了杨凤金的热心邻居于健。杨凤金之所以住到这里,还是于健“请”来的。
▲好邻居于健(右)正在帮老人在手机里存一些新歌。
于健今年52岁,因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残疾。2016年的一天,于健在小区的健身器材区锻炼时,遇到了住在附近来此做康复锻炼的杨凤金,两人很快打开了话闸子。
当得知老人和儿子一家同住,挤在4楼的一间狭小出租屋后,于健想到自己隔壁的邻居刚搬走,便邀请老人搬过来住,还教老人申请廉租房。在于健帮助下,老人成为了于健的邻居。
由于杨凤金的儿子一家也比较困难,靠着双拐才能行走的于健,照顾起了老人的生活起居。平时,看到老人缺了生活用品、药品,她就开着残疾人三轮车出去帮采购。
记者问,当初介绍老人过来住,没有顾虑过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吗?于健说,真没想过这些,只是希望老人的生活能方便点,过得舒心一些。
好物管
为老人衣食住行四处“跑腿”
“可惜今天小丁来不了,她可好了,半夜三更都随叫随到。”杨凤金口中的“小丁”名叫丁建红,今年45岁,之前是该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自从她入住小区后,各方面的生活缴费,都是由小丁代办,从不需要老人操心。
这几年,杨凤金也曾住过几次院。得知老人住院时胃口不好,兼职做午托晚托的丁建红,每天去买菜做饭,和于健一起送到医院,风雨无阻。而且,坚持分文不收。
今年5月的一天深夜,杨凤金不慎摔倒在地,无法动弹。于健因腿部残疾也扶不起老人,情急之下便给丁建红打了电话,还拨打了110。很快,丁建红和民警及时赶来。
丁建红在电话中对记者说,小区里居住的老人和残疾人很多,谁家有困难,她都会帮上一把,家人也非常支持她这样做。
“杨阿姨人很好,我当她是自己家人,大家也都愿意帮她。”杨凤金老人为何能够有一群特殊的“儿女”围绕着?丁建红也道出了个中原因。她说,杨阿姨很开朗,又特别懂得感恩,尽管领着低保,还给物业公司送了三次锦旗。
对此,社区书记刘彬深有同感。她说,不要再花这个冤枉钱了,我们宁愿你多买一斤肉吃呀。
▲移动工作人员几天内多次上门教老人使用智能电视机顶盒。
“我家的钥匙,小于有,小丁有,小韦有,社区也有……”面对记者,老人高兴地数着这些“亲人”。并再次表扬了多次上门,帮她弄好电视的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
就这样,杨凤金以一颗淳朴、感恩的心,凝聚了这样的一群热心人,而这群特殊的“儿女”,也围绕在她身边演绎了一段超越血缘的人间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