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喜看身边新变化 | 食品安全“看得见”,广西市民吃吃喝喝更放心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邱晨(见习) 记者:赵劲松
真真切切维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担心食材含有农药残留,可在“家门口”进行快速检测;外出就餐怕后厨不干净,可通过视频系统查看后厨实时情况;外卖配送途中有食品污染风险,食安封签来保驾护航……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广西严把源头关、生产关、流通关、餐饮关、进出口关,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2021年,全区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接近99%,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

▲市民在菜市购买食材。南国早报见习记者 尹世斌摄

食材安全“检出来”,抽检合格率稳步提升

以前买回家的蔬菜最怕农药残留,至少得泡上一小时。如今,每个农贸市场、超市都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市民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15分钟就能弄得明明白白。

▲检测人员到蔬菜区采集样品。南国早报见习记者 尹世斌摄

11月25日上午9时,南宁市飞凤市场的食品检测员王宁戴上手套,随机到各摊位选取生菜、芥菜、白菜心等多种应季蔬菜进行抽检。王宁说,食用农产品检测的品种有严格规定,分为必检品种、重点抽检品种和一般抽检品种三类,“必检品种包括白菜、菜心、芥菜、白花菜等,只要市场上有人销售,都会进行抽检。”

▲检测现场。南国早报见习记者 尹世斌摄

在五六平方米的快检室内,王宁用剪刀将叶菜的边缘剪下细细一条,逐一装入不同的烧杯中,滴上5毫升左右洗脱液,放到振荡器上……大约10分钟后,结果就产生了。“如果所有的蔬菜样品全部合格,我会马上张贴公布检测结果,如发现不合格产品则立即下架,按规定通报,把好食品流通环节最后一关。”王宁说。

从2004年起,王宁开始在农贸市场担任食品检测员。17年来,她亲眼见证了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步提高的过程。

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从食品的生产到流通各个环节都加强了把控,抽检合格率逐年提高,如今农药残留超标的样品不到1%。

为了守好百姓的“菜蓝子”,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全,2017年以来,广西市场监管部门着力建设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监测系统,全区先后投入1亿多元,为每个乡镇(街道)市场监管所配备具有即时录入的现代化检测设备,在1845个农贸批发市场建设了快检监控平台和快速检测室,近50万户农产品经营者参与到快检迎检行列。

目前,每天上市销售的蔬菜和畜禽肉类都要经过检测设备“验明正身”才能进入市场,一旦发现农药兽药残留超标或含有“瘦肉精”“孔雀石绿”等有毒有害成份的农产品,将被禁止进入市场,并接受监管部门调查处理。

舌尖安全“看得见”让食客吃得更放心

11月26日中午,在南宁市民主路的一家湘菜馆,刘先生在店内的大屏幕前看了十多分钟,屏幕上正播放后厨内的高清实时视频,厨师的一举一动都在顾客的眼皮子底下,“能看到厨师们洗菜、切菜、装盘等食物制作过程,我们吃起来更放心了”。

▲市民正在查看后厨情况。南国早报见习记者 尹世斌摄

经常在外应酬的吕先生说,这几年,他发现从大酒店到自助餐馆、火锅店甚至快餐店,大多数餐饮企业都安装了可供顾客察看后厨情况的视频设备。从“厨房重地、闲人免进”到“明厨亮灶、请您监督”,餐饮行业有了不小的转变。

在后厨的烹饪间、消洗间、切配间等位置安装了5G高清摄像头,学生的每顿饭从洗菜、炒菜到餐具清洗消毒等每一个环节都在视频监控中……在广西各地的大中小学食堂里,明厨亮灶也成了食堂标配,无论是食品加工制作,还是餐具清洗消毒、食品贮存,学生、家长及监管部门都能在视频里看得清清楚楚。

南宁市市场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说,通过“明厨亮灶”监管系统,市场监管部门还可对食物原材料追踪溯源,建立包括餐厅证照、人员信息、检验证明等“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台账机制,形成“种养殖-生产流通-餐饮-消费-餐厨垃圾处理”全链条食品安全智能监管。

目前,广西实施“明厨亮灶”的餐饮单位已超过15万家,其中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超过95%,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超过36%。南宁市还将单一的“后厨可视”升级为AI智能监管,对“互联网+监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餐饮安全“管出来”,行业服务质量越来越好

如今,不少市民热衷于点外卖,但外卖餐食从餐饮店送出去后,不时会出现因分量不足、汤汁洒漏、出现异物等情况被客户投诉或拒收。如何确保外卖食品制作安全、配送安全,让市民吃得放心?

“现在很多餐饮店都有食安封签,外卖配送途中不怕被污染,也不担心外卖小哥偷吃。”朱女士说。2019年起,南宁市开始推广网络订餐食安封签,采取“一餐一封签”,为外卖食品“上锁”,骑手从取餐至送达用户手中,都要确保封签完好无损。

记者发现,随着网络订餐越来越普遍,为确保餐食配送“最后一公里”安全,提升对餐饮商户的保护,南宁、柳州、北海、玉林等地都已开始实行“食安封签”,为外卖订餐保驾护航。在前期已免费发放1000万张“食安封签”的基础上,南宁今年继续发放2000万张。

把“指挥权”交给市民,由市民“点单”,执法部门“照单行事”,热心市民代表、新闻媒体现场观察体验,打响保卫食品安全的“全民战役”……今年7月以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网络发放调查问卷,邀请网友票选出最想检查的餐饮单位,对消费者关注的食堂、餐饮单位开展“周周有料到 餐饮安全你我同查”活动,主动公开透明监管的全过程,并采取“回头看”方式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带着市民探查了南宁多家知名餐饮店、奶茶店,引导越来越多的餐厅自查自纠,有力推进餐饮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南宁市民黄丽说,她经常观看检查活动的直播,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围绕餐饮服务过程中的原料采购、食品贮存、加工操作、餐具洗消、环境卫生、备餐供餐、留样管理、进货台账等各环节进行全方位检查,拓展餐饮单位质量提升空间,她为执法人员真真切切维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的行为点赞。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