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广西铜鼓扣响穿越时空的鼓声,获赞“一部民族历史百科全书”

阅读数:4125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刘冬妮 记者:刘豫/文 邹财麟/图
广西的铜鼓都以数量最多、种类齐全、体形硕大著称。

近日,央视推出一档全新文物节目《博物馆说》,广西“铜鼓王”在第一集率先亮相,引起关注。其实,节目只展现了铜鼓世界的冰山一角。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广西的铜鼓都以数量最多、种类齐全、体形硕大著称。

▲广西民族博物馆通过雕塑、图像等形式,再现了人们使用铜鼓的场景。

“铜鼓”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马援传》中。“(马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还,上之。”在汉代,铜鼓给人的印象就是“铜做的鼓”。千年时光流转,铜鼓真的就只是大家眼中“用来敲打的铜制乐器”吗?如果不只是鼓,那它还扮演过什么“角色”?它的身上潜藏着哪些谜团?多少广西铜鼓还等着人们走上前去亲身“叩问”,发掘它那穿越时空的美。

▲翔鹭纹铜鼓(复制品)石寨山型。

“铜鼓王”背后的故事

目前,我国学术界将中国境内的古代铜鼓分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灵山型、北流型和西盟型八大类型。其中,有三大类型铜鼓以广西地名命名,即冷水冲型、北流型和灵山型,这当中又以北流型铜鼓体型尤为硕大。在《博物馆说》中担当主角的广西“铜鼓王”——西汉云雷纹大铜鼓,正是北流型铜鼓中的翘楚。它的面径达到了165厘米,残重近300公斤,是至今世界各地出土的铜鼓中体型最大者,被誉为“世界铜鼓之王”。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铜鼓文化展厅,一股神秘而又庄严的气息扑面而来。大小不一、纹饰各异的60多面铜鼓陈列在展厅之中,仿佛将我国南方民族的历史长河,在观者面前徐徐铺展开来。

▲广西“铜鼓王”——西汉云雷纹大铜鼓。

铜鼓文化展厅正中央,被众多铜鼓众星捧月般簇拥着的巨型铜鼓,正是这面“铜鼓王”。一眼望去,出土于北流石窝乡的“铜鼓王”神秘莫测。它虽然体态庞大,鼓面上的纹饰却铸造得精美细致。鼓面中心装饰有八芒太阳纹,鼓面和鼓身三弦分晕,晕圈中又密布着云雷纹。根据资料考证,这些云雷纹与太阳纹体现了古代南方百越族群独特的审美和对自然的崇拜。

来到博物馆之前,“铜鼓王”曾存放于北流市六靖镇水埇庵。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理事长农学坚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专家在考究“铜鼓王”的来历时,当地人说是清乾隆年间从地下挖出来的。而能够查到的最早文献,是清光绪四年(1878年)徐作梅在《北流县志》中的一段记述:“水埇庵内有铜鼓,围二丈余,高二尺。”从尺寸看,说的似乎就是“铜鼓王”。

有关“铜鼓王”,北流当地还有着这样一个故事:石窝镇坡头村一名村民农活时掘地发现了这面铜鼓,闻讯而来的村民们围着这面巨型铜鼓一番议论之后,决定把铜鼓送往六靖圩头的冼太夫人庙安放。谁知在路过水埇庵门前时,抬鼓的篾缆突然断了,众人慌乱之中觉得这或许就是天意。于是,铜鼓就从此被存放在了水埇庵里。

农学坚说,专家曾前往水埇庵考察,当时虽然“铜鼓王”早已运往南宁,但庵内正殿石柱上还留着这样一副对联:“神鼓出世威镇四海,神灵显圣福荫万民”。古朴的水埇庵,似乎还在回味当年和“铜鼓王”的一段因缘。

一部民族历史百科全书

铜鼓在春秋时代就从炊具铜釜演变而来,从公元前7世纪左右产生,流传至今。在27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铜鼓曾经被广泛用于礼乐、会盟、战争、祭祀等场合,成为族之重器。同时,铜鼓又是一种综合艺术品,集冶炼、铸造、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于一身,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纹饰,反映了该族群当时的经济状况、文化艺术、审美观念和心理素质。

铜鼓文化展厅陈列着的一面春秋素纹铜鼓,是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铜鼓之一,出土于云南省万家坝墓葬群。铜鼓研究专家梁燕理说: “这批春秋时期的铜鼓中,有些铜鼓鼓面上有着明显的烟熏痕迹,从此可以看出铜鼓从铜釜演化而来。”随后,梁燕理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把早期铜鼓开口一面朝上放置,俨然就是一口“锅”,而且有的纹饰就装饰在铜鼓内壁上,明显是封闭的一面朝下,开放的一面朝上放置以便能让人欣赏到花纹。加上在20世纪70年代,在云南省万家坝墓葬群发现的铜鼓,常常与铜釜伴出。因此,大部分专家认为,铜鼓起源于铜釜。

▲铜鼓上的划船纹(放大印刷)。

1976年在贵港罗泊湾出土的石寨山型铜鼓,鼓胸为六组羽人划船纹,船身窄长、首尾高翘,船身中部有12道横梁,因此有人把它当作双身船。每条船上有6个人,赤身裸体,头戴羽冠。他们在船上排成一行,最前一人双手执一根羽杖,像是指挥者,后面五人都做相同的划船动作。类似的船纹在其他的骆越铜鼓上也有发现。古书记载百越是“习于水斗,善于用舟”的民族,从铜鼓上的船纹可以推测当时的百越人正是乘坐这样的船在河湖中航行。

南北朝骑兽纹“四出”钱纹铜鼓,有一个乘骑塑像位于鼓耳下方腰部。梁燕理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通常铜鼓的立体装饰是位于鼓面或鼓足,位于腰部的比较罕见。汉代以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岭南地区养马蓬勃发展,马已经成为了南方民族喜爱的畜力。而这一面铜鼓,正是南方民族崇尚武勇的反映。

▲东汉牛拉橇饰变形羽人纹铜鼓 (冷水冲型)上的牛拉橇立体装饰。

另一面东汉牛拉橇饰变形羽人纹铜鼓,鼓面边缘饰有4只青蛙立体装饰。更有意思的是,两蛙之间,还有牛拉橇的立体装饰立于鼓面之上,生动再现了古代壮族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面对着这些各有特点的铜鼓,梁燕理感慨地表示: “铜鼓及其纹饰,就像一座无比丰富的资料宝库,储存着我国南方民族古代社会的大量信息,堪称一部民族历史百科全书。”

▲青蛙塑像是铜鼓上较特别的立体装饰。

古人铸造技术令人惊叹

从最初的原始炊具,铜鼓一路演变发展,所扮演的祭祀礼器角色也相当重要。广西古老的花山岩画上,就有描绘古人高举铜鼓以祭祀的宏大场面。唐代温庭筠作《河渎神·铜鼓赛神来》中的一句“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徘徊”,更是描绘了满庭的幡盖与震天的鼓声交相辉映的场面,一展铜鼓作为祭祀礼器用于竞渡赛神的风采。

学术界有着“北鼎南鼓”的说法,铜鼓可与中原地区商周时代的青铜礼器铜鼎相媲美,在历史上只有极少数的民族首领才能拥有铜鼓。晋代裴渊的《广州记》记载: “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俚和僚都是古代百越族群的后裔,在俚僚的社会生活和审美观念中,越高大的铜鼓就越贵重。

铜鼓体态庞大,却通体厚薄均匀,鼓身上的花纹也十分精细、流畅,铸造技艺并不简单。那么,古人当年是怎样铸造铜鼓的呢?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了解到,对于我国出土铜鼓的金属成分,国外早有学者进行了分析,发现铜鼓并非完全以铜铸成,而是含铜的合金。聪明的古人在铜中按一定比例添加铅、锡,为的是增强铸造性能,增加鼓的强度和硬度。虽然掌握了材质配比,但古人铸造铜鼓的具体方法,因为没有确切的考证资料,至今仍是个谜。如今,专家们只能根据实践和现代铸造工艺进行合理推测:铜鼓应该主要是用泥模铸造法一次浇铸成型的。

▲古代铸造铜鼓流程雕塑。

对于“铜鼓王”的铸造技艺,专家们进行过一次科研尝试。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中国精密铸造学会、上海博物馆科技考古实验、广西博物馆、广西民族大学和南宁重型机械厂等单位曾尝试联合复制“铜鼓王”。

但是,前三次的铸造成品不是浑身布满窟窿,就是鼓身只铸成了半截。在第四次浇铸时,铜鼓虽然成型,但鼓面上却因气泡影响出现两个明显的凹坑。尽管将第三次铸成的鼓面与第四次铸成的鼓身焊接也算是较完整地复制了“铜鼓王”的外形,但当敲击该鼓时,声音却沉闷而沙哑。

种种事实证明,对于像“铜鼓王”这样大型的铜鼓,要实现一次浇铸成型,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 “铜鼓王”的铸造不得不说是一件令人惊叹、钦佩和骄傲的伟大创作,展现了古代匠人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让广西铜鼓“活起来”

和中原礼乐重器不同,铜鼓从两千多年前出现,传承千年,它的使用习俗从未中断,至今仍在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的民族中使用。

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梁志敏介绍,自先秦时期,铜鼓开始从我国云南中西部通过陆路和海路向东、向南、向北传播。特别是到了汉代,铜鼓最南到达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截至目前,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都有铜鼓出土。可以说,铜鼓作为礼乐重器,见证了中国与东南亚古代民族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

如今,我国壮、侗、瑶、苗、彝、水、布依等少数民族,仍会在婚丧嫁娶、节日喜庆等场合使用铜鼓。 “铜鼓的民族性、活态性和区域性相当突出,是我国南方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广西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梁志敏说。

广西铜鼓以数量最多、种类齐全、体形硕大著称。据2015年数据统计,全国馆藏铜鼓1676面,仅广西就有772面。广西的铜鼓资料数据库,则是当下所知拥有铜鼓资料最详实的数据库。这背后,离不开广西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直以来,中外学者对铜鼓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随着关于铜鼓的讨论文章、调查报告、图录、专著不断涌现,已基本解决了铜鼓的起源、类型、分布、族属等历史问题。但是,铜鼓的身上仍有着不少奥秘,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和探寻。

在梁志敏看来,《博物馆说》节目的推出,能够帮助更多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广西铜鼓“活起来” “动起来”。而镜头之外,还有更多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广西铜鼓乃至广西的民族文物,等着绽放它们独特的美。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